在观看当下的某些影视剧时,如果稍微留心一点,常常会发现一些“穿帮”镜头,比如明明表现的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事情,但其舞池音乐却是四十年代的曲目,像陈歌辛的《夜上海》、《玫瑰玫瑰我爱你》之类。尽管媒体对此多有批评,但事实上,这种现象却真有点“屡禁不止”的势头,因而,很多观众恐怕已是习以为常了。
我这里要说的是,其实读书时,也经常会看到“穿帮”的“镜头”。
比如发表于今年5月号《书城》上的吴亮先生的《陌生的国度——阅读前史与书的轮回(之十五)》一文中,就有这么一段话:
“祖父年轻时代是学纺织的,到了他的暮年,书柜里却是古籍和文集居多,就我印象深刻的有章士钊《柳文指要》、沈括《梦溪笔谈》、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罗振玉《敦煌石室碎金》、王国维《曲录》、郭沫若《卜辞通纂》……像什么《侯外庐集》、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翦伯赞《中国史纲要》、杨国荣《简明中国哲学史》以及任继愈刘大杰姚雪垠之类,摆不下,只得统统塞在书柜底下……”
吴亮先生回忆的是他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阅读史,但问题是,在那个年代,根本就不存在冯友兰先生的《三松堂全集》以及侯外庐先生的《侯外庐集》!
冯友兰先生(1895-1990)的《三松堂全集》,截至目前出过两版,出版者均是河南人民出版社。第一版共13卷,第1卷出版于1985年9月,第14卷出版于1994年9月(第10卷因故未能出版)。第二版共14卷(另附有一册《冯友兰先生年谱初编》),是在2001年1月出版的。
侯外庐先生(1903-1987)在世时,不论是解放前还是解放后,都未有过《侯外庐集》问世。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文选”(丛书)之一种,《侯外庐集》是2001年7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初版的,此时距侯先生去世已经14年了。
此外,《简明中国哲学史》的作者(准确地说应为“主编者”),是杨荣国先生(1907-1978),而不是杨国荣先生——现在在华东师范东大学治中国哲学史的杨国荣先生,还比较年轻,是1957年出生的,他即使主编过《简明中国哲学史》,其出版时间也不可能早于上世纪70年代。笔者在此想多说一句:但愿吴亮先生这里只是笔误——我在2009年第12期的《名人传记》上,还看到过一篇题为《舒芜其人与“胡风事件”》的文章,那篇文章也把杨荣国先生写成了杨国荣先生,但可以肯定的是,那绝不是笔误:
“舒芜谈到‘文革’中曾被利用‘批孔’的华东师范大学杨国荣教授时说:‘杨国荣的悲剧是社会历史造成的。几十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包括自以为懂得马列、掌握了历史规律的知识分子,哪个能掌握得了自己的命运?……’”
在“文革”中“批孔”的,是中山大学的杨荣国先生;舒芜先生同杨荣国先生是老朋友,而且舒芜先生的父亲方孝岳先生也曾是中山大学的教授;舒芜先生那段话,出自《忆杨荣国教授》一文,文章发表于1996年第4期的《书屋》杂志。由此可以看出,该文作者(于继增先生)是不知道杨荣国先生以及杨先生与舒芜先生的关系的,他更不知道杨荣国先生从上个世纪50年代初的院校调整起,就在中山大学教书了——因为他不仅干脆把舒芜先生文章中提到的杨荣国先生的名字改了,而且连杨荣国先生的工作单位也给“调动”了!
笔者去年在《中华读书报》(2010年11月24日第10版)上还发表过一篇小文,说的是北岛先生在《城门开》一书(北京三联书店2010年9月初版)中回忆的冰心老人在上世纪70年代帮他查《汉语大字典》的事情,其实那时,《汉语大字典》的编纂工作,还正在酝酿之中呢。现在看来,这也是阅读史回忆中的“穿帮”现象。
曾有评论认为,电视剧里的“穿帮”镜头有时候也是“有趣”的,因为它让人“多少有些时光倒流的感觉”——但是,在规范、严肃的学术论文或书刊中出现的“穿帮”“镜头”,却难免令读者觉得有点别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