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伦文字的时候,老是有分裂之感,眼前是他飞扬又严密的叙述,脑子里是他帅气又稚气的脸,我试图却老是不能把两者叠合起来。不过,我真的不想用什么“少年老成”、什么“自古英雄出少年”之类的话来说中伦,这样的词,不靠谱。
中伦写这些文字的时候,单从年龄上说,是一个标准的少年。这个对年龄称谓的词,老让我想起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先生写的一篇著名的《少年中国说》,在文章中,梁任公把少年作为和腐朽的老大帝国相对应的力量,把少年和中国的新生联系起来,寄理想于少年中国,其心拳拳,其心殷殷。激扬的文字,热切的情怀,让这篇文章成了百年名著,引用者无数。
可是当我读中伦文字的时候,却让我有了一种完全不同于百年前梁任公的体验,让我有了一种时过境迁的隔世之感。谁都知道,在梁启超的那个时代,把少年塑造成改变社会改变中国的力量是顺理成章的,那个时代,知识分子最大的阵痛是社会之变革,国家之命运。
我读中伦的博客有些年了,那个壮怀激烈的背景在眼前一直有些模糊和遥远,我看到的中伦,最为打动我的,已经不是百年前以少年中国为旗帜和火炬的社会航标,而是一个确立个体,寻找自我的过程。
在中伦的讲述当中,我发现,其实年龄已经不那么重要了,你说他是少年也可以,你说他是青年也行,甚至,你说他是中年也没错。因为,确立自我和探索个体存在是任何时代,任何年龄的人都绕不过去的事情。在这个意义上,我常常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孙中伦同学是一个自由主义知识分子。
中伦文字的背后,隐藏着一种东西,也许这是当事人都没有自觉的,但是作为读者的我,在读完每一篇文章的时候,却老是有这样的感觉。初中时代的文字,许多看似平静的叙述背后,有一种焦灼。和同学的关系,和环境的关系当中,中伦有一种隐隐的不安。他的才能是他可以把他的叙述在整体上涂抹上一层氤氲,这层氤氲当中,有一部分是他对无法把握事物的迟疑和无措,还有一部分是他有意为之的从容和留白。你在中伦的叙述背后,其实可以看到他在试图一步一步地寻找自己,确立自己,像一浸水墨泼到宣纸上,墨水寻路而行,在宣纸或柔软或艰涩的空间里,迟疑或坚定地游弋浸润,一步步地占领和确立自己的空间。
到了高中时代,中伦同学的视野开阔了许多,在《疯狂列车上的达人秀》中,他的文字触及到了孔子、雨果、奥尼尔、杜拉斯、塞林格,涉及到了流行文化、社会热点以及探讨理智与信仰的领域,视野和角度和初中时代不可同日而语,但是,中伦个体确立和寻找自我的姿态却一以贯之,在他的文字当中,你看不到斩钉截铁的断语,看不到非此即彼的定论,你看到的,还是一个小心翼翼确立自己,确立价值的中伦。我看到了他的心里有一把刀,但却是一把柔软之刃,我看到他的心里有一条路,但却一条环状的轮回之路,他不在路上奔跑,却在路口凝望,他对标榜功绩没有兴趣,却对寻找身份孜孜以求。
当年有人问古希腊思想家泰勒斯:“何事最难为?”他应道:“认识你自己。”这句话据说刻在了阿波罗神庙上。许多人在说起建功立业的时候,说起少年中国战胜腐朽的老大帝国的时候,觉得那是一件立天下伟业的难事,这没错。可是,此时此刻,我更愿意把少年中国的说辞转移到少年中伦的说辞,因为,在经过了百年历史之后,我们看到了太多的激越呐喊和狂热鼓噪,这个时候,似乎更加看重个体的确立或者自我的觉醒。不管以什么样的动人辞藻或者什么样的美景描绘,如果离开了个体,都是需要质疑的。
而孙中伦同学从一开始,自然而然地在一步步寻找自我,确立自我,自我启蒙。在这一点上,我看到了时代的进步。如果泰勒斯说的话是对的,认识自己是天下最难为之事,少年中伦却有一种义无反顾的前行姿态。在这两个意义上,第一,向开放时代致谢,第二,向少年中伦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