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1年06月15日 星期三

    “大日子”里的拉美文学出版潜流

    丁 杨 《 中华读书报 》( 2011年06月15日   09 版)
    最新版《百年孤独》

        丁  杨

        辛亥革命百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今年以来的一系列“大日子”让书业界在常规的几大业内盛会和不同门类图书的旺季前后,又平添几分忙碌,忙着落实早有准备的选题,忙着加快出版进度,忙着出书后的“献礼”。在我国年出书品种逐年攀高的背景下,今年有望继续这一趋势。谁说纸质图书出版就快被电子书推下历史舞台?起码在前些天的哈尔滨书博会满坑满谷的新书和热火朝天的活动现场没体现出来。

        实体书店式微倒是确有其事,但要是就此良币趋劣币,留下为数不多的有口碑、有特点、有品质的个性化独立书店,也未必不是好事,君不见内地读者“艳羡”多年的台湾诚品书店已在苏州选址,首家分店指日可待。不管怎样,书业可以忽而冷清忽而热闹,起伏间也是行业发展的缩影,可读书终究是“寂寞”的事,书要一页一页一本一本地读,我们的月度好书推荐榜正是基于这种思路,在这个容易浮躁容易囫囵吞枣的年代,为读书这样的美事尽量(起码爱书人不将此视为苦差)回归到它的本原助一点力。

        近期出版的学术书中,余英时的《中国文化史通释》与黄仁宇的《现代中国的历程》很显眼,二位作者均为著作等身、影响深远的史学大家。前者系余英时论及政治、商业、宗教、科举等中国传统文化关键词的论文结集,12篇文章各有侧重,从这些中国文化史的横断面来观察、解读中国文化的历史脉络,后者则是散落在内地版“黄仁宇全集”之外的论文、随笔、评论等,所涉话题从宏观到个体,从人物臧否到著述秘辛,举重若轻,是《万历十五年》般流畅好读的严谨文本。《待兔轩文存:读史卷》不似《丧家狗:我读〈论语〉》那么有可读性,专业性的由考古发现而兼及历史的视角本是学者李零的正业,有些书的阅读是相当有门槛的,但外行值得慢慢品味,比如这本。

        继年初追忆逝者的《先生之风》、《追忆双亲》后,编者丁东近日又推出《此生此情》,如该书副题“二十四曲有情人的生命挽歌”所示,这是怀念逝去伴侣的集子,所忆对象包括闻捷、萧珊、赵丹、王小波等,言辞殷殷感人至深。《帝国崩溃前的影像》辑录清末沪上《神州画报》刊登记录那段历史的漫画、连环画,这些画面生动、幽默,讽刺意味浓郁,是历史的五味杂陈,也是对后世的点拨警醒。《我在故宫看大门》与前段时间的故宫被窃案无关,作者成长、求学经历同那个时代的同龄人一样富有戏剧性,此书侧重他对插队、读书、为故宫看门、赴海外求学的回忆,文字精到,笔触超然,不乏苦中作乐的幽默,是对距今并不遥远的既往年代的纸上重现,同样的,《大成若缺》可算借武林中人的口述回忆对八十年代记忆的另一种打捞。本期榜单选了三种传记类图书——《高岗传》、《杨振宁传》、《巴赞传》,传主身份各异,文本写法不同,但都不失为同类传记中的佳作。

        让中国读者知道什么是魔幻现实主义,风格影响了很多中国作家(比如本期榜单上《西夏旅馆》的作者骆以军)的《百年孤独》终于有了版权上名正言顺的中译本,这本早已在中国流行过,被当年的文学青年视为必读的经典作品起码至今仍不过时。中文版《百年孤独》的出版也许超越了一本翻译作品本身,标志着在英美文学、法国德国乃至日本文学在国内大行其道之外,拉美文学的位置正举足轻重起来。如《百年孤独》译者范晔所言,马尔克斯并非他最喜欢的拉美作家,他翻译的《万火归一》的作者科塔萨尔的作品毫不逊色,他的《动物寓言集》中译本也在不久前出版,更早有作品被译成中文的博尔赫斯、巴尔加斯·略萨、阿连德等拉美文学主将同样精彩。这周末巴尔加斯·略萨将在北京向读者们说说“一个作家的证词”,拉美文学的一波热潮方兴未艾。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