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1年05月25日 星期三

    《白虎关》为中国西部农民造像

    《 中华读书报 》( 2011年05月25日   02 版)

        本报讯(记者 夏琪)中国作家协会重点作品扶持办公室、作家出版社、广州市香巴文化研究院联合召开的雪漠长篇小说《西夏咒》、《白虎关》研讨会近日在京举行。《白虎关》与《大漠祭》和《猎原》一起,构成了“大漠三部曲”,是作家雪漠用20年为中国西部农民造像的精品力作。

        雪漠捡起来的,是萧红的精神,也即对民族精神的探讨。评论家陈思和说,读《白虎关》时首先想到了萧红的《生死场》。小说是在写绝境,故事中3位女性的绝境,象征着今天全球化的“白虎”当头。有专家称,《白虎关》是对几千年农业文明的反思之作。小说关注的不仅是西部人的生存方式,还想通过对特殊的西部生活与境况的描绘,体会与揭示人类生存的基本状态。评论家雷达谈到,《白虎关》是一部生命体验饱满、细节描写精彩的作品,写生存的磨难和生命力的坚韧,闪耀着人类良知和尊严的辉光,非常耐读,坚实有力。雷达还谈到,在当下文学叙述腔调日益趋于一致时,《白虎关》的语言风格和特色更为鲜明,质朴而含意浓厚的西部方言以及西部人简练而直率的言说方式,使人们能获得一种新的审美感受。

        《西夏咒》融历史与当代、现实与梦幻于一体,渗透了作者真实的生命体验。作品一面世,全国各地的读者纷纷响应,自发组织了“读书会”、“读书沙龙”、“文化论坛”、“研究中心”等等,研讨、访谈、对话等活动在网上网下形成了热潮。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