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1年05月25日 星期三

    《中国文学史新著》(修订版)

    《 中华读书报 》( 2011年05月25日   12 版)

        章培恒,骆玉明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5月

        本书是对现代文学以前的中国文学发展过程的实事求是而又独具特色的描述。在描述中,作者以人性的发展作为文学演变的基本线索;吸收西方形式美学的成果,把内容赖以呈现的文学形式(包括作品的语言、风格、体裁、叙事方式、由各种艺术手法所构成的相关特色等)作为考察的重点,并进行相应的艺术分析;严格遵照实证研究的原则,伴随必要而审慎的考证,通过对一系列作品的新的解读和若干长期被忽视的重要作家、作品以及其他文学现象的重新发现,以探寻和抉发中国古代文学本身的演化和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的内在联系,从而揭示出中国现代文学乃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合乎逻辑的发展,西方文化的影响只是加快了它的出现而非导致了中国文学航向的改变。《中国文学史新著》充分吸收了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的《中国文学史》的优点,但却已是一部新的著作。一是更加清楚地阐述了人性发展所呈现的样相、态势,以及这种发展与文学的艺术形式和美学特征演变的关系;二是对文学艺术形式的重要性有了充分的认识,把艺术形式与作品思想内容置于同样重要的地位,更加注重阐述作品的艺术特色与文学形式的演变过程;三是在中国文学发展的分析上,打破了纯以朝代划分的通例,而将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划分为上古文学、中世文学、近世文学三个阶段,在中世文学中,又分发轫、拓展、分化三期;在近世文学中则分萌生、受挫、复兴三期。这种划分把社会发展和文学发展结合起来,反映出文学演变的全貌。2011年版的修订版则保存了《中国文学史新著》的原有框架和作品特色,但对诸如孔尚任《桃花扇》等诸多作家的作品做了新的评价和阐述,增加了部分内容。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