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1年05月25日 星期三

    感受黑龙江独特的多元历史文化

    《 中华读书报 》( 2011年05月25日   07 版)

        “松涛阵阵,回响在茫茫的林海;山舞银蛇原驰蜡象,一望无际的皑皑冰雪;奔流不息,曲折蜿蜒的浩瀚大江;烟波浩渺,旖旎荡漾的山色湖光;鹤舞九天,生机盎然的湿地;还有洪荒一般久远,凝结了时光的黑色熔岩;迸发出冲天激情的大油田和广袤富庶的田野,寄托了无数风流人物的青春和梦想。这就是黑龙江。”大型纪录片《龙江行》在开篇中这样概括黑龙江神奇美丽的自然风光。在中国的版图上,黑龙江是个边疆省份。但地域的边缘并未影响黑龙江文化的绚烂。的确,当你把脚步停留在黑土平原上,你会发现大地像天空一样辽阔,黑黝黝的泥土丰腴得好像一把能够攥得出油来。在这片辽阔富饶的土地上,11个民族的3700万儿女繁衍生息、耕耘收获,由此也创造了丰厚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黑龙江历史悠久,早在17.5万年前就有古人类活动,自商周以来就与中原王朝建立了联系,黑龙江流域的少数民族历史上曾几度入主中原,两度建立中央王朝,孕育了独具特色的“鲜卑文化”、“渤海文化”、“金源文化”、“满族文化”等,并保留下三江平原挹娄汉魏遗址、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金代上京会宁府遗址、金长城遗址等重要的文化遗址。

        黑龙江是个多民族聚居省份,满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赫哲族、回族、朝鲜族、蒙古族、柯尔克孜族、锡伯族共计10个世居少数民族,创造了独特的民族风情和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伊玛堪”、“摩苏昆”、“乌钦”等史诗性质的说唱,桦皮、鱼皮、剪纸、刺绣等传统手工艺技能,传统民间歌舞表演、节庆仪式、活动等等,都是黑龙江民族文化的瑰宝。

        黑龙江又是移民省份。上世纪初修建中东铁路后,俄罗斯人、犹太人及20多个国家的近20万侨民的涌入,形成了独具国际交汇特色的建筑文化、饮食文化、教育文化、宗教文化。这种中西交融文化和国内的移民文化,积淀了黑龙江多元文化的底蕴,形成了本土文化、移民文化和异域文化多元交融的文化格局,形成了既具有边疆和民族色彩,又带有中西交融性质的文明特质。

        开发文化和创业文化是诞生在黑土地上的最耀眼的文化瑰宝。从清朝时期的闯关东文化形成的闯关东精神,到新中国成立后十万转业官兵和百万知青开垦北大荒,形成的北大荒精神和知青文化;到由转业官兵、科技工作者和产业工人共同创造的大庆石油文化,形成至今依然绽放光芒的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再到由铁道兵开发大兴安岭所形成的突破高寒禁区的精神。黑龙江人民胸怀大局、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开拓进取的精神,成为中国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值得一提的还有黑龙江壮烈的红色革命文化。黑龙江人民抵御列强入侵,英勇顽强,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期间,创造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业绩。从1931年马占山将军在“江桥抗战”中打响了中华民族武装抗击日本侵略的第一枪,拉开了伟大的抗日战争的序幕,到东北抗日义勇军、东北反日游击队、东北人民革命军的前仆后继,再到东北抗日联军的浴血奋战,以赵尚志、杨靖宇、李兆麟、赵一曼等英雄人物为代表的抗联战士,在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英勇卓绝、光辉灿烂的重要一笔。1945年,虎头要塞的日军最后投降,让黑龙江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终结地”。

        黑龙江所呈现出的中西合璧、南北交融的丰富性和独特性,是其他省份无法比拟的,而这些宝贵资源,也成为该省广大文艺工作者取之不竭、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十一五”期间,黑龙江创作出了一批文艺精品,在全国评比中获得重要奖项——在中宣部第十、十一届“五个一工程奖”评选中,黑龙江省囊括两届文艺类全部奖项,创历史最佳水平;迟子建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话剧《风刮卜奎》、大型原创歌舞《中华吟》获政府文华优秀剧目奖;电影《千钧一发》、《破冰》夺上海、长春电影节9项大奖;广播剧荣获全国广播剧大奖的“十九连冠”……其他各艺术门类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本版文字均由

        本报记者 朱伟华 采写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