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1年05月18日 星期三

    县级图书馆为何难见文学期刊?

    《 中华读书报 》( 2011年05月18日   08 版)

        图书馆是一个城市的精神粮仓和知识宝库。其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直接反映城市形象的好坏。县级图书馆是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基础,是公共图书馆中数量最多的一部分,对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是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活跃城乡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机构。

        但笔者发现,近年来一些县级图书馆的期刊都以《家庭》、《知音》、《读者》等生活、情感、故事、综合类的居多,很难见到《人民文学》、《收获》、《诗刊》等这些纯文学期刊。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有人认为由于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能够有闲情看这些期刊的人屈指可数,而那些想看的人也大多会选择征订。一位在图书馆工作的人员则感叹,她工作的图书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期纯文学期刊占到50%左右,进入90年代迅速跌到10%,到如今则只占1%左右。难道纯文学真的没有读者群了吗?

        依笔者所在的广东省清新县来看,就常有不少市民到县图书馆阅读馆内为数不多的《人民文学》、《花城》等几种文学期刊,一个月下来,这些杂志最新一期都会显旧,有的微微卷角,被重复翻阅的痕迹明显。由此可见,纯文学并没受到冷落。作为公共文化设施,图书馆关系着大众的读书,读书关系着民族素质的提升,所以,图书馆的图书品种应尽量丰富,面对不同的群体,要适当增加一些纯文学期刊的种类和数量。

        尤其是在纯文学期刊处于劣势的今天,图书馆更要肩负责任,支持和保护它。相信图书馆重视纯文学期刊,使纯文学期刊得到发展提高的同时,也会为图书馆吸引更多的读者。

        广东省清远市   马忠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