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1年05月18日 星期三

    活色生香的色动力学

    田 松 《 中华读书报 》( 2011年05月18日   15 版)

        曹天予先生新著《从流代数到量子色动力学——一个结构实在论的案例》(From Current Algebra to Quantum Chromodynamics: A Case for Structural Realism)于去年10月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1970年代早期诞生的量子色动力学(QCD)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成就之一,也是当今关于物质基本相互作用的标准模型的两大基石之一(另一基石为弱电统一理论)。但是长期以来,关于这段历史,一直没有系统的梳理。

        这本书是曹天予先生十余年心血的结晶。它对QCD诞生过程中关键性的概念突破及其历史语境——强子(强相互作用粒子)物理中的靴袢理论和复合模型之争,对夸克概念的(数学)工具论理解和实在论理解之间的大论战——作了考察和梳理,并重构了QCD自流代数起在模型建构、高能实验、数学分析和概念整合的整个发展过程;本书对高能物理的基本理论和若干关键细节、对有关的哲学问题、史实判断和史学理论,作了深入的探讨,值得研究物理学、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的研究生和学者参考。

        曹天予先生是著名华裔学者,剑桥大学科学史和科学哲学博士,在物理学史、物理学哲学、认知科学哲学等方面颇有影响。曾在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和牛津大学万灵学院任职,现任职于波士顿大学哲学系。前几年国内曾翻译出版他的著作《20世纪场论的概念发展》(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色动力学的“色”其实是一个隐喻。因为在亚原子结构以下,连位置和动量这种物理量都难以有与宏观相同的定义,至于“色”,更是无从谈起。为了描述微观世界,物理学家在动用了位置、动量、角动量等物理量之后,还定义了“色”与“味”。为抽象的理论物理,增添了鲜活的气息。这里有物理学的意味,也有哲学的意味。

        拉卡托斯曾说,没有科学史的科学哲学是空洞的,没有科学哲学的科学史是盲目的。一切科学史都按某种编史纲领进行。相当一部分的科学史家没有明确的编史纲领,只是按照普遍的默认的理解方式,去归纳史实,整理观点。这种普遍的默认的观点,通常是基于朴素的实证主义,或者是实证主义的某种变种。但是曹天予不同,他本人是哲学家,有明确的立场,那就是结构实在论。正如本书的副标题所指出的那样,量子色动力学只是作者讨论结构实在论的一个案例。因此本书有清晰的逻辑线索。毫无疑问,这对相关史实的选择和阐释有所影响。但是,所有的历史写作,都会面临同样的问题。所以曹天予的哲学观本身,会成为此书的一个特色。与此同时,对QCD诞生过程的历史分析,也为曹天予在结构实在论中的建构主义立场,提供了有力的论据,并有助于把结构实在论从一般的哲学讨论,引向对重大科学理论建构做细致的分析和具体的把握。

        曹天予先生在序言中说,本书只是他对量子色动力学作历史和哲学考察的更大计划的第一部分;这一部分偏重于哲学分析,第二部分将把QCD诞生过程中的全部历史复杂性放到更长的时段中加以讨论,值得期待。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