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1年05月11日 星期三

    艺术的彩虹

    林 非 《 中华读书报 》( 2011年05月11日   20 版)

        耀世先生是一位具有独创风格的艺术家,他对于许多书籍的装帧设计,以及发表过的不少艺术评析,都给人们留下了相当鲜明的印象。

        早在27年之前,我就有幸认识了耀世先生。因为我的那一本学术著作《中国现代散文史稿》,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付梓时,正是由他设计与绘制封面的。此书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经过韩国的著名汉学家金会峻教授翻译之后,由汉城的高丽苑出版社印行时,在封面的折页上,依旧显现出耀世先生创绘的图样,实在是很有纪念意义的。这两本著作,至今还并肩地站立在我的书柜中间。

        由于有着这样的缘分,因此每当发现他这方面的作品时,自然就十分注意地欣赏起来。将封面设计得大方和优美的书籍,肯定会吸引更多的人们,兴致勃勃地去翻阅它。耀世先生的不少佳作,就潜藏着这样的力量。

        从这一方面的起点开始,后来又扩展到了留意耀世先生那清新刚健的书法艺术,和阅读他的诗歌、散文,以及在设计、绘画领域进行中肯评点的篇章,真佩服他的多才多艺,涉猎广博,还闪烁着审美与思索的光彩。

        诸种艺术创作的神髓,是很奥妙地相通和连结在一起的。它们的形象,它们的气势,它们的韵味,它们的构思,在相异的表达中间,有着共同的路数。像耀世先生的散文《母亲》,那深沉绵长的思绪和闪烁着熠熠光华的精彩片断,让人十分动心难以忘怀。佳作《张家界组诗》,在描摹湖泊、溶洞、群山的景色时,那种清馨与明丽的气氛,立即会使人想起他潇洒峻拔的书法,和高雅隽永的装帧。

        投身于如此广阔的艺术世界,进行不倦的思考和探索,是一桩多么欢快的事情。我想耀世先生必定会深深地感受到这种乐趣的。而且在这样的相互触发与融汇之间,一定会更好地升华自己审美的境界。

        在三十年的漫长艺术经历中,耀世先生矢志不渝持之以恒地撰写、发表了数百篇设计、绘画、工艺美术评介,以平易晓畅意象丰盈的文字,热心地引领着广大读者步入艺术之门。从本书精选的部分文章和大量优秀的图例中,人们可以领略书装、标志、广告、贺卡等平面设计的独特创意,感受国画、油画、版画、漫画等造型艺术的绚丽丰采,熟悉泥塑、脸谱、绢人、风筝等工艺美术的民俗神韵……《艺术之门》由平面设计、书法绘画、工艺美术三辑组成,八十余篇生动的评析文字,与近200幅图例佳作融汇在一起,对于在此类专业攻读的莘莘学子和希望得到审美愉悦的广大读者,《艺术之门》确是一本既非常实用又颇有趣味的好书。

        我常常想到罗丹的雕塑,达·芬奇的绘画,想到贝多芬的乐曲,列夫·托尔斯泰的文字,将这些多种多样的艺术门类结合在一起,进行创造性的思索,一定会衍生出奇思妙想与美轮美奂的结果。耀世先生正是因为面对着比我宽阔得多的文学艺术领域,所以他的收获也必然会比我要丰富得多的。他的此种从事创作和评论的优势,是我完全能够感觉得到,却无法仿效他那样去多方面地进行的。

        我已经是精力衰退,垂垂老矣,却还想在自己奋斗了一生的领域中间,通过努力的琢磨,能够多少提高一些写作的水平。那么比我年轻得多的耀世先生,在自己所熟悉的艺术领域之间,其创作的前景,当然会长远得多,开阔得多了。

        杜甫在自己的诗篇《偶题》开头时,吟咏过的“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多么的值得我们仿效着去进行,只有像这样严肃认真地从事,才能够磨练出卓越的成品来。祝愿耀世先生不断地总结自己的经验,创作出更多更好的设计作品,写出更为出色的艺术评论,成为许许多多的朋友的知音!

        《艺术之门》,鹿耀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12月,69.00元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