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1年05月11日 星期三

    心灵的冲击波

    马 智 《 中华读书报 》( 2011年05月11日   12 版)

        凝聚着40多位编著者心血的纪实文集《汶川大地震冲击波》,在汶川大震灾三周年前夕终于与读者见面了。

        作为“大震灾系列丛书”的第二部,《汶川大地震冲击波》与其姊妹篇——五年前出版的《唐山大地震亲历记》,共同实现了对灾难心理课题饶有意义的梳理与解读。

        两部文集真实记述了相隔32年在中国发生、令世界震惊的两次大震灾中一个个普通人的命运遭际,一页页令人过目难忘的灾难片段,其立意虔诚而清晰:记录生命面临危难时期人的心灵轨迹;为历史存档,以灾难为鉴,向人类示警。两部书同聚焦于对人的心路历程的扫描,然而视角有别:如果说《唐山大地震亲历记》重在捕捉人们在灾难中的心理活动及行为表现;那么《汶川大地震冲击波》则着重透视巨灾冲击波下人们的心理回声,深情解读伴随着地震冲击波的余音,灾区人们在伸延生活轨迹的顽强努力中,异常艰辛复杂的心路历程。

        诚然,灾难发生之际遇险者命悬一线的生命故事无不惊心动魄、扣人心弦,而当挣脱死亡魔掌之后,面对亲人罹难、身心创伤、家园荡然无存的严酷现实,幸存的生命在浴火重生的历程中将面临甚至比死亡更为复杂的严酷考验。《汶川大地震冲击波》一书在讴歌坚强、赞颂人类大爱、引导人们科学认识和应对地震灾难的同时,更蕴含着对巨灾冲击波漫漫余音的冷静揭示、科学分析和理性思考。

        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读到痛失爱子的父母修补破碎家庭的无奈与艰辛;可以看到山崩地裂、亲人罹难的巨灾给灾区孩子幼小心灵刻上了多么深的伤痕;更可以聆听到诸如身陷高考失利、年老孤苦以及因灾致残等困境的各类弱势人群茫然、焦虑、充满期盼的心音……不错,灾区的兄弟姐妹从废墟上重新站起,于悲痛中学习坚强,更以感恩的心拥抱新生活,但这更警示我们决不可淡忘伤痛,漠视灾难。当我们的援建大军为灾区孩子建起一座座结实安全的新校舍、为灾区民众建起质量优质的美丽家园的时候,是否更应将这样优质安全的建筑理念和成果作为全国建筑工程的标尺与样板。就此意义而言,《汶川大地震冲击波》一书不仅见证了自然与人的力量,而且更应该成为,给世人以警醒。

        世界上最美的,莫过于从泪水中挣脱出来的那个微笑。但必须真正明白,那个美丽微笑的沉重代价。

        (作者为《汶川大地震冲击波》执行主编)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