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因为承担了教育部的“中国古代文学在域外的传播与接受”研究项目,故而近期比较关注海外汉学研究(主要是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方面),所读的书也大多为涉及这个领域的。前不久,有机会读到《剑桥中国文学史》(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世界国别文学史”之一,2010年出版)的部分英文版内容及相关的介绍评论,有些感触。这部文学史由耶鲁大学孙康宜教授和哈佛大学斯蒂芬·欧文教授共同主编,美英十几位专家学者一起参与撰写(以美国为主),该书的中译本大概近年可以出版,目前正在翻译中。
一般来说,中国出版的文学史包括两种类型:为一般读者及为教学和研究,比较起来后者的比重似更大些(当然也有两者兼顾的)。《剑桥中国文学史》的编撰宗旨是将读者定位在英语国家的普通读者(包括学习中国文学的大学生),目的是让这些读者了解中国文学及其发展历史。但实际上,我个人以为,这部《剑桥中国文学史》对我国专门研究中国文学史的学者也有启发和帮助。
《剑桥中国文学史》一个很大的特点,是它打破了传统中国文学史的分期格局。我们国内的中国文学史一般是按照朝代来分期的,阶段的界线很明显,这样划分标准自有它的道理,因为社会和历代政治的变化与文学是密不可分的。但文学还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实际上它并不完全受朝代变更的牵制和影响,其高潮期和低潮期的出现也并不完全和王朝的统一与分裂、盛世与衰世相对应。这一点,《剑桥中国文学史》的编撰者特别予以注意了,并把握处理得比较好,体现了他们明确的文学史理念——文学有着它自身发展演变的历史和时间表。这就打破了传统的中国文学史格局。以《剑桥中国文学史》为例,它将唐代分成了两部分,初唐划到南北朝,盛唐、中唐和晚唐划归一起,这样划分有它的道理,唐代虽然是一个完整的朝代,但从文学史角度看,初唐的文风似更类同于南朝,而盛、中、晚唐的文风则较相近。又如明代文学,将明初和明中期划归一起,而将晚明另立,晚明有些类似于西方的文艺复兴。再如清代文学,以1723年雍正朝的建立为分水岭,分为前后两段。还有,我们一般将1840年到1949年期间的文学称为近现代文学,其间又以1919年为近代和现代两个时段的分界,而《剑桥中国文学史》则将1840年到1937年为一段,即以1937年抗战爆发作为前后文学分期的终结和起始。类似这样的分期,有其合理之处,当然也存在可以进一步探讨的地方,但他们这种文学史发展和分期的理念,对我们应该有启发。文学史的发展确应考虑社会政治因素,这毫无疑问,但文学本身的发展是否更应该得到重视和强调,而后者往往是我们过去所忽略的,近些年虽有所改观,却似乎还不是很明显。研究文学史,应该将历史、政治、文化、尤其文学等各种因素都通盘纳入考虑的范围,从而在此基础上,实事求是地从文学本身出发,还文学史真实的历史原貌。
《剑桥中国文学史》还注意到了文学史上作家和作品的影响接受问题,编撰者在分析每一个朝代的作家作品时,没有孤立地看待它们,而是综合地考虑其受前代作家作品的影响,以及其本身对后代的影响,乃至后代对其的接受。我们评定一个作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时,常会牵涉到它是如何传播的问题,为什么有的作家在当时知名度很高,但他的作品后世却未能流传下去,而有的作品在后代影响很大,却在当时不受重视,我们现在的文学史著作,一般对这些现象往往关注不够,或很少作比较深入的探究。应该说,全方位地考察文学史,包括接受和影响,那么这样的文学史就会显得更为客观实际,也更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还有一点,后人能看到的前人作品,大多是通过传抄刻写或印刷的手段,或因被收入了选本,从而得以流传,如果不是这样,后人恐怕难以知晓这些作品曾经存在,《剑桥中国文学史》在阐述这个问题时,特别予以强调,这种强调,今天看来很有道理。作家写好的作品,如果不通过传抄刻写或印刷(特别是印刷)得到传播,那后人如何知晓呢?收入《古文观止》或《唐诗三百首》等选本的作品,相对那些未被收入的作品,读者面要广得多,自然影响力也就大了,但这并不意味未被收入这些选本的作品艺术水平就一定低下,这当中其实相当程度上有着选家的眼光、喜好与其他多种因素,但是正由于它们未被收入这些选本,客观上就不得不影响了其传播度和影响力,因为像《古文观止》和《唐诗三百首》这样的普及性选本,历史传播度和社会影响力太大了。文学史要对这种现象作出客观公允的评价,才能使文学史更逼近真实。
应该说,《剑桥中国文学史》不是一部纯粹研究型的文学史著作,但它给予我们的启示却不少,特别对于我们如何历史地全方位地考察和认识文学的生成、发展、传播和影响,以及研究和撰写新的文学史,都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本报记者陈菁霞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