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1年04月20日 星期三

    提高科学发展的系统性与预见性

    ——评蒯辙新作《中国大转型》一书

    卢继传 《 中华读书报 》( 2011年04月20日   19 版)

        十多年前,蒯辙先生(笔名蒯辙元)已是一位小有名气的作家,也显露出理论研究的才能。他应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的邀请,出任该院教授和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并在笔者主编的《中国新时期社会科学成果荟粹》担任编委。近日,笔者收到他赠送的新作《中国大转型》一书。该书所研讨的是有关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问题。蒯辙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站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前沿,进行深入的分析,提出应对与解决转型问题的思路和方向,为广大读者尤其经济工作者、管理者提供了可贵的参考。

        2010年以来,中央一直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适应全球需求结构重大变化、增强我国经济抵制国际市场风险能力、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国民收入分配合理化、促进社会和谐稳定、适应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满足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必然要求。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个领域”,“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

        蒯辙认为经济转型的主体力量是人,因而经济转型决定于人的思想理论高度及其素质。多年来,有些经济工作者、管理者对在推进经济转型中出现的种种经济社会问题往往始料不及,正是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相互联系观念不够明确,对百姓的现实利益需求缺乏兼顾。理论是行动的指南,经济工作出现的问题或失误,往往在于人的思维方式的片面或错误。比如,房地产一直成为各级政府管理的难题,在于它姓经济,各级地方政府都把它作为发展经济的支柱产业,依赖于房地产的经济属性,政府更应强调房地产的民生属性,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企业的关系,统筹兼顾,切实地把调控房价、建设保障性住房等作为政府的重要责任,推动房地产业健康、持续发展。《中国大转型》一书认为,经济转型首先是人的思维转型,我们要努力提升思想理论素质,始终遵循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正确的理论指导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在《中国大转型》一书中蒯辙提出,90年代中期,我国政府已做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科学决策及其宏伟目标,十几年过去了,尽管推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诸如农业基础仍然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等。近年来,中央对这些问题采取了有力的措施加以解决,努力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发展的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努力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发展的成果。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到十分重要的位置,“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据预测分析,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显然,蒯辙的提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