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1年04月20日 星期三

    另一种萧红传记

    孙郁 《 中华读书报 》( 2011年04月20日   03 版)

        萧红去世后,描述她的,男性为多,从未中断过。最为热烈的是民间研究者的声音,不时从书林中冒出。他们好奇眼光里的存在,有着神异的色彩,也把昔日文坛的影像由模糊到不断地清晰化着。有人告诉我,其实理解女人,大概还是女人自己,男人眼里的萧红,与女性眼里的形象还是有别的。证之于学林,可以找到许多的例子来。比如梅志笔下的萧红,比如季红真的研究等等都是。

        这个看法后来也得到了一点印证。记得是十几年前,我在中国美术馆参观了萧红生平展,鲜活的场面多多。策划展览的是袁权女士,那时候她还是曲阜一所小学的老师。她何以参与了这个展览,以及怎么搞起了研究,现在已经忘记了。那个展览很朴素、平常,却印象深深,这个完全民间化的聚会,在那时似乎没引起多少人关注,便匆匆地从京城的热闹里淡出了。

        然而此后便注意到袁权这个有趣的老师,她偶然出现在一些学术会议的现场,从不发言,只做听众。后来她到北京搜寻各种资料,偶然到我这里来。我知道她在觅寻萧红的档案资料,在我看来,那都是大海捞针之举,渺乎如云烟的存在,实在是无米之炊。然而不料十几年之后,竟看到了她关于萧红的传记手稿。完全是新的天地——朗照的黑土下的人生,和漂流的女子的写真,苍凉年月的灵光片段,一页页被还原着。我知道,一本更有趣的萧红传诞生了。

        关于萧红的传记多矣。印象最深的是葛浩文与林贤治先生的。他们都是男性作家,或为教授,或为诗人。都从自己的视角去瞭望自己的审美对象,已被广泛接受。袁权不同于他们的是,靠女性细腻的笔触和详细的资料理解自己的传主,视角自然也有了新意。

        萧红是个天籁。从寂寞的北方一落脚到上海,便有异样的韵致袭来。她几乎没有受过什么国学的训练,可文字天生的好,是晨曦般清晰的光度,照着灰暗的地带。北方枯燥而可爱的生活,就那么如诗如画地流来,带给人的是野味的遐想。鲁迅认可她,一定与其身上天然的美有关系。那些作品有从野草和丛林里散出的清香,有旷远的幽怨和辽阔的心绪。这个没有文艺腔的女子,是混浊的上海滩的一泓清泉,冲刷着世间的乱相。最没有作家调子的人,其实更接近作家的本色。我们看鲁迅为《生死场》写下的序言,真的觉出眼力的不凡,那是捕捉到其精神的亮点的。这个“天外来客”的扣门,让鲁迅嗅到了泥土的气息。在阅读《生死场》手稿时,说是意外之喜也并非不对。

        我曾读过鲁迅博物馆藏的萧红手稿,那文字俊美有力,可以想见其人的透彻。像狂风里的劲草,顽强里吐着绿色。她的感觉丝毫没有受到世俗的污染,奇异的句子夹带着苦涩的梦,流转于暗夜里。我曾想,粗糙的萧军对她的内觉是常常忽略的,这造成了悲剧。在弥漫着恐怖气息的世间,有什么办法呢?也只能任无奈在此间蔓延,爱与快慰是短暂的。而这短暂的间歇,竟也有精神焦虑后的宁静。那些美文与佳句,实在是她无望之后的喘息。艺术有时乃惆怅里的突围,在弱小者那里,支撑精神的文本,是黑色存在的盲点的填补。卡夫卡、川端康成等,都是这样。至于女性作者伍尔芙、艾赫马托娃,亦有此意。文学史里的相近性片断,我们还可以找到许多。

        许多记述萧红的文字谈到了她心地的美。梅志生前写到这位朋友,有很多细节颇为传神。20世纪30年代的青年,精神的突围是多重奏的。萧红经历了饥饿、失恋、漂泊的苦运,也卷入了革命的风潮。她的左翼选择,乃无奈命运的推动。理论上亦无任何准备。生活困顿了,没路可走,只能做苦态的记录。走到左翼队伍的人,也有偶然的因素。底层的青年易在绝境里做抗争的选择,乃历代社会固有之现象。鲁迅在晚年,对青年有如此深的感应,那也是自己还在一样的苦态里吧。不过有一个现象值得思考,鲁迅的痛感里,有古老文化的纠葛。萧红那代人,只是己身的痛感,层次不一了。但青年的能量,在鲁迅看来是一种纯美的储存。它可以抵挡陈腐的旧影的袭来。晚年鲁迅的快慰之一,就是在萧红、萧军这样的青年那里,看到了旧式士大夫身上缺少的天然的美。倘说文坛还会有希望,是在这类青年身上的。

        这种天然的美,不是逃离世间的隐逸,那是与恶的存在对峙的抒怀。他们在困苦里表现的不安与抗争,也是鲁迅心以为然的。萧红的作品,和许多左翼作家不同,她的世界除了对世道的冷嘲外,有生命自身的困境。她对内在矛盾的敏感,超出了一般作家。中国的激进文人抱怨别人的时候,将自己洗得干干净净,似乎黑暗与自己无关。萧红是一个迷茫的女子。她在最冷静的时候,依然清晰自己的无力感。在到青岛、上海、西北抗战的途中,她显得纤弱和痛楚,一直被爱情纠缠和困扰。当一些作家苦于无法写作,或写不出满意的作品时,萧红却没有那些问题。所有的日常生活都可以入文,这样的生命状态,使她身边的许多男性作家显得轻浮。在意识形态里,又不仅仅属于它们,不凡的文人往往就在这样的空隙里诞生的。

        这一本书,资料的排列很有技巧,流畅得很,历史场景的穿插很是自然。因为谙熟掌故,又会心于书写的对象,文章如泉水般流泻。她很少判断,也不抒情,一切靠材料说话。所引资料彼此连接自如,而敬意与爱意亦深含其间矣。在乱世之间,一个美丽、纯情的女子如何挣扎,如何寻梦,都在此间复活了。

        好的传记是自己生命的一部分。无论写人还是述己,倘没有热力在,则食之无味。我常常感动于司马迁的写史,人物鲜活,呼之欲出。那是有大的悲悯的缘故。袁权写萧红,有女性间的理解与同情,间或亦困惑的排遣。那种对远逝者的流盼,寄寓了什么呢?也许是刘勰所云的素心吧?我读这本书,一直有种新鲜的感觉。许多模糊的街景、人像,渐渐清晰了。这里也有作者生命的期许,或是一种感怀。一个美丽的生命那么早地离世,是人间的大悲哀。我们这些后来者,知之而不思之,思之而不行之,都有愧于前人。可惜世间流俗者占据的空间过多,美妙的存在灵光一闪,不易留住。传记作者的责任重大,于此亦可窥见一二。

        文学写作是一个谜,要找那里的规律殊难。但那些美丽的不易久存的片段,灵光般飘逸在神思里,被后人一点点记录下来,便成了审美的再造。传记写作的劳绩,有时候就在这里。而杰出的人物被不断书写,乃隐含了神采的久远性。写作者与被写作者之间的对话,其实也是读者与逝者的对话。历史有时候就是在这样的对话间有了立体的感觉。袁权的劳作给我们带来的惊喜,也恰在这个层面。因这一本书而去对读萧红的原著,那就不仅廓清了背景,连人的形影,也会渐渐清晰起来的。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