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新闻人乔纳森·芬比的《蒋介石传》(陈一鸣译,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年1月出版)综合中西史料,以冷静的观察、洞彻历史的分析见长,传记靠谱而又引人入胜者,并不多见。《蒋介石传》以“从统治中国到失去江山,为什么会是蒋介石”为主线,把蒋介石放在20世纪上半叶历史风云中观察,认为蒋介石的失败并不具有历史必然性。在美苏为了各自利益、冷战模式下,国共两党的内战,最终促使这个一度为命运眷顾的人逃亡台湾,是国民党的虚弱、蒋作为军事领袖的失误,以及经济的崩溃。
蒋介石的失败从抗战时期就已经埋下了根源。1944年,侵华日军发动“一号作战”,蒋介石在大陆的军事溃败,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腐败,让英美盟国感到“整个亚洲处在危险之中”。史迪威逼迫蒋介石交出军队的指挥权,结果史迪威被蒋介石绝地反击,促使罗斯福以魏德迈代替史迪威。表面上看,蒋介石赢了,但他失去了罗斯福的信任。1945年的雅尔塔协议,在中国缺席的情况下,美国为了换取苏联出兵中国,出卖中国东北的权益。
我手边的另外两本书《南渡北归·北归》《齐世英口述自传》(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1年1月出版)都探讨了战后中国东北问题。将三本书中涉及东北问题的内容放在一起加以概括,从不同角度观察,庶几可得历史真相,至少可加深理解战后中国的局势。
《蒋介石传》中,蒋介石获知雅尔塔协议后马上意识到:苏联可能会阻止国军返回1931年失去的东北,并且会在他们撤退时,把这片工业化最先进的地区交给中共。“我感到不仅仅是受到了伤害和悲伤,”蒋在其日记中写道,“中国人民已经被置于一个不平等且危险的境地……从今以后,我们除了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没有其他的道路可以突破压迫和四周包围的黑暗。”这是一个悖论,蒋介石能看清楚苏联美国给自己带来的黑暗,却无视国民党自身的黑暗与腐败。
《雅尔塔协定》践踏中国主权和领土的秘密条约泄露后,重庆、成都、昆明等高校的知识分子无比义愤,抵制的暗流汹涌。《南渡北归·北归》详细描述了陈寅恪、傅斯年以及西南联大教授抵制《雅尔塔协定》的诗文和联合签名。陈寅恪诗云“谁缔宣和海上盟,燕云得失涕纵横”,将东北问题比作北宋的燕云之地。《雅尔塔协定》公布于众后,傅斯年、王云五等知识分子联名抗议;西南联大100多位教授签名反对;傅斯年在《大公报》发表《中国要和东北共存亡》一文,可谓全国民众的心声。苏联出兵东北后,迟迟不撤军。1946年1月张莘夫事件爆发。各种因素交织激荡,1946年2月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反苏大游行。《南渡北归·北归》考证了西南联大的反苏游行,不同立场的教授、学生此时已经泾渭分明。
二战结束后,东北问题成为国内国际的焦点,东北问题的复杂性在于,一方面是国共之间的斗争,同时又是涉及到民族利益的外交问题。《齐世英口述自传》中有不少内容,披露国民党接收东北的内幕。
齐世英作为国民党中央代表赴东北,与东北行辕主任熊式辉同机到东北接收。齐世英对国共内战东北失守“痛心疾首”,站在国民党的立场和角度检讨反思认为:在军事上,东北接收未能收编“满洲国”伪军,拱手让给林彪,林彪收编后,从东北一直打到海南岛;用人不当,不团结;失去民心。
《蒋经国传》的“尾声”提出一个假设,如果没有西安事变,中国的历史会怎样?齐邦媛在《巨流河》中,也曾提出类似的假设,如果当年父亲齐世英渡过了巨流河,东北会怎样?但历史不容假设,失东北者失天下,这是唯一的历史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