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当面对历史地图册上各个王朝迭经变更的疆域,我们该如何划定历史中国之边界?如果采用基于欧洲历史的理论,民族国家是近代以来才逐渐建构起来的,它与族群、信仰、语言以及历史并不一定互相重叠,那么古代中国是这种定义下的“民族-国家”吗?……葛兆光在本书中指出,由于国际学界新的学术潮流的冲击,关于历史中国之界定已愈益成为一个问题。葛著目的即是接受国际学界的挑战,在新的基础上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就像他十年前的《中国思想史》为思想史研究别开生面一样,本书亦为中国史研究指出新的路向,并有许多引人入胜的论述,至于他提出的“重建”思路以及“从周边看中国”的课题能取得多大成功,也许还有待后续研究的开展。
【回忆录】
本书是此前丁东主编的《先生之风》姊妹篇,收入27篇子女追忆父母(有两篇是追忆公婆)的散文。被追忆的父母,大多是知名学者、作家和社会名流(如汤用彤、郭小川、章乃器、梁漱溟、冯友兰、杨沫、周一良、季羡林等),也有普通人。这些文字当然有亲情的表达,但不仅此——不少子女对父母的感情实在复杂难言。邢小群笔下的父亲是“一个常人都视为很好的同志;一个让儿女心寒的父亲;一个妻子不希望与其同穴的丈夫”;徐贲笔下的父亲是一个“头脑清醒的犬儒者”,已“达到‘看穿一切’境界”;李南央笔下的母亲是一个“曾经深重地伤害过别人,而至死没有些许歉疚之意”的“无可理喻的人”……父母的人生大多难言完美,子女写下这些文字,情何以堪?
【文学】
帕慕克作品中译本多为小说,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伊斯坦布尔》已是窥看这位土耳其大作家文学背后一面的难得窗口。《别样的色彩》像是帕慕克向世界敞开心扉的另一扇窗,读者大可藉此近观他的精神世界。书中文章体例相当芜杂,既有专栏短文也有演讲,既有写作心得也有阅读感悟,他的文学信念,他的天伦亲情,他的家国情怀……书中均有体现,自传意味强烈的小说《凝望窗外》和诺奖演讲词《我父亲的手提箱》一虚一实间充满作者文字诚意所带来的动人魅力。这些或跳跃或细碎的文字所包含的不同色彩,常常未被写到小说里,但它们同样重要,令帕慕克不能割舍,这本书也许是最好的承载容器。
【随笔】
缪哲的主业是研习艺术史,有上佳译作如《塞尔彭自然史》,又写得一笔漂亮文章,但他从不是大众名人意义上的作者,惟在读书界口碑甚好,推崇者众。印象中,《祸枣集》是他第一本书,虽然文章多自报章专栏、随笔而来,收在一册仍不乏可读、可品、可鉴之处。书中的话题相当发散,举凡社会话题、文化事件、师友旧事、柴米油盐皆可入文,中西古今都有个人见地。在每篇文章不长的篇幅中,看似不经意信手写来,往往蕴含着作者的积淀和素养,文字肌理很见功力,举重若轻地就把道理说了。难得的是作者的文风严密而克制,批判并不回避犀利,就事论事,点到为止,而文章结尾不时闪现出其不意的幽默,恰好将臧否世事的那点紧张消解掉。
【传记】
在时下坊间数不胜数的关于孔子、解读《论语》的书籍中,耶鲁大学历史学者金安平的这一本以扎实严谨的学术态度、丰富的典籍资料积累和流畅易读的文笔成为其中的佳作。金安平是台湾人,少时移居美国,有着良好的思想、学术专业背景,对中国思想史、中国历史的研究犹有心得,而她最初进入中国读者视野一是因其夫史景迁,再有则是《合肥四姊妹》。为写《孔子》,她查阅大量资料,数次前往曲阜,与其说她力求用自己的历史视角去重构一个有别于其他文本中的“孔子”,莫不如说她通过对孔子思想乃至一生冶游、涉政、从教经历的梳理,以“去圣”的方式剥下千百年来罩在孔子头上的无形光环,尽可能地还原这个“喧嚣时代的孤独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