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1年04月06日 星期三

    从一处标点推断禅宗三祖的姓氏

    任国征 《 中华读书报 》( 2011年04月06日   15 版)

        中华读书报“国学”版在创刊不久,曾刊登了两篇关于标点的讨论文章:《〈孟子〉里的一处标点》和《也谈〈孟子〉里一处标点》(2009年3月18日、5月20日)。如今读来,仍颇受启发。在此启发下,通过分析一处句读和标点,来尝试推断禅宗三祖僧璨的俗家姓氏,供批评指正。

        南怀瑾在著作《禅话》(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94年版第41页)中说:“当时的僧璨大师,常以避世高蹈,隐姓埋名的姿态出现,犹如神龙见首不见尾,留给后人以无法捉摸的一段史料,而留下太多的疑窦。”查阅部分资料,确实没有禅宗三祖僧璨的详细记载,比如:

        1、工具书。《辞海》的“禅宗”词条说“由达摩而慧可(487-593)、僧璨(?-606)、道信(580-651),至第五世弘忍门下”(0240页)。一带而过,没有姓氏的介绍。

        2、宗教书。《中国佛教基础知识》里说,达摩是南印度人,慧可俗姓姬,道信俗姓司马,弘忍俗姓周,唯独三世僧璨的俗姓和生卒不详。(宗教文化出版社,101-102页)

        3、古代传记。宋朝契嵩的《传法正宗记》中说:“评曰:璨尊者,初虽不自道其姓族乡邑,后之于世复三十余载,岂绝口而不略云乎?”

        4、现代传记。《少林寺历代方丈》里,把达摩列为第4代方丈,把僧璨类推列为第6代方丈。“僧璨,俗姓姚氏,汝州人。”(澳门美美出版公司,1992年版,33页)

        那么到底三祖僧璨的俗家姓氏是什么?近年来依旧众说纷纭,没有定案。去年在国家图书馆观看“国家珍贵古籍特展”时,却有了意外发现。《敦煌禅宗文献集成》(上)(中华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制作中心,1998年5月版,380、405、423页)有三处相同的一段简短问答如下:

        “又言与弟子忏悔答将汝罪来与汝忏悔又言罪无形相可得知将何物来答我与汝忏悔竟向舍去意谓有罪须忏悔既不见罪不须忏悔”

        这段没有标点的对话出处是敦煌文献《二入四行论》的长卷,记述三祖僧璨在拜见二祖慧可的一段对话。这段话的标点与解读,前半部分较为容易,后半部分最为关键。《中国嵩山少林寺建寺15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宗教文化出版社,1996年版,98-99页)中的标点如下:

        答:“我与汝忏悔竟,向舍去”。意谓:“有罪须忏悔,既不见罪,不须忏悔。”

        但我认为这段标点是错误的,应当重新进行标点如下:

        答:“我与汝忏悔竟。”向舍去,意谓:“有罪须忏悔,既不见罪,不须忏悔。”

        这样的分段标点,使对话里不包括“向舍去”三字。意思是说,一番谈话后,忏悔完毕,这位姓向的人就告辞(舍去)了,并发出感叹(最后一句)。这样改正标点的原因是:

        一是,《景德传灯录》说:大师(惠可)继阐玄风,博求法嗣。…有一居士,年逾四十,不言名氏,聿来设礼,而问师曰:弟子身缠风恙,请和尚忏罪。师曰:将罪来,与汝忏。居士良久云:觅罪了不可得。师曰:我与汝忏罪竟。

        二是,少林寺方丈释永信的著作《禅露集》里叙述“六世单传”时,也引用了这段话,最后一句是“慧可:我已经为你忏悔了罪过。僧璨言下有悟;遂剃度于慧可门下,成为三祖。”(宗教文化出版社,1995年版,36-37页)

        可见,慧可与僧璨的对话到“忏悔竟”就完了,不包括“向舍去”三字。于是,这句话的主语是“向”,又根据上述的“有一居士”,可以推断假想此居士就是向居士。

        那么,历史上二祖身旁是否真有个“向居士”呢?若有,则可以为这个假说再增加一个证据。有趣的是,查阅更多的资料时,真找到了二祖身边确实有个“向居士”。

        道宣的《续高僧传》卷十六中记述了有位向居士要申请参访惠可的史料:“有向居士者,幽栖林野,木食。于北齐天保初,道味相师,致书通好曰:影由形起…及造谈,聊申此意,伏望答之。可命笔述曰:说此真法,皆如实。”

        南怀瑾据此也曾推断:“向居士的悟道机缘与所保留的文辞记载,与僧璨大师的事迹文辞,极其相似,因此我常认为向居士便是悟道出家以前的僧璨,僧璨大师便是悟道出家以后的向居士。”(《禅话》42页)这正与我们的假说相同。

        总之,通过敦煌文献的重新标点进而确定主语,来推断僧璨的姓氏假说,使人不禁再次感叹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