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书单的作者中有位值得我们投以钦敬的目光,年届耄耋的资中筠先生,在《启蒙与中国社会转型》一书中,她梳理两千多年来中国知识分子与道统的关系,阐扬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遗产,主张中国社会的“再启蒙”,思路明晰,见解通透。学术著作中,王汎森的《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和巫鸿的《黄泉下的美术》都极有分量。王著探讨道光到1930年代大约一百年间思想学术变化的脉络,呈现了从晚清旧学术典范的失效到民国新学术社会建立的轨迹,关于传统与现代、西方观念与中国问题、学术研究与现实政治之关系的讨论,多有烛幽发微之处。巫鸿的美术史著作常常给非专业的读者以新奇之感,他的研究难以做清晰的归类。《黄泉下的美术》同样如此,该书从空间性、物质性、时间性三个比较观念性的角度整体上阐释中国墓葬艺术的历史变迁,生动呈现了中国古人对于“生”与“死”的看法和实践。
文学类图书中,因《朗读者》而广为中国读者所知的德国作家施林克带来的《周末》值得关注。对于看过成濑导演的同名电影的读者,对于折服于高峰秀子的精彩演绎的读者,林芙美子的《放浪记》中译本是不可不收、不可不读的。作为自传体小说,《放浪记》对女性顽强的求生意志的表现,对女性不屈的奋斗精神的刻画,都有动人的力量。这使其有资格跻身于最好的女性小说之列。《尤利西斯自述:詹姆斯·乔伊斯书信辑》是现代主义文学大师乔伊斯的书信选集,共收录约三百封书信,它们展现了作家个人的生活、感情、创作以及交往,对于索解这位以风格晦涩而闻名的作家,会很有帮助。
阅读本是一件私人化的事情。本报综合编辑部意见推出此书单,恐怕吃力未必讨好。但事实上,我们也没有给自己设定宏大的目标,我们只是愿意抱真诚的态度,与读者分享彼此的阅读。就像去年年底,很多媒体在做年度好书盘点,而网上则有一个晒年度私人书单的活动。如果我们每月的书单中有一两种甚或几种能够进入你的“私书单”,那我们将会感觉到非常快慰。
阅读是私人化的事情,但并不寂寞,因为,每一本好书都可能在读书人之间建立心灵上的一层联系,成为我们沟通的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