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对动物很有兴趣,文章中经常写到,小说中有《兔和猫》、《鸭的喜剧》(收入《呐喊》),散文诗中有《狗的驳诘》(收入《野草》),回忆散文中有《狗·猫·鼠》(收入《朝花夕拾》),杂文中有《夏三虫》(收入《华盖集》)、《谈蝙蝠》、《野兽训练法》(收入《准风月谈》)、《知了世界》(收入《花边文学》),如此等等;直到临终前不久,还就死后如何处置遗体写过这样一段传诵甚广的话:
假使我的血肉该喂动物,我情愿喂狮虎鹰隼,却一点也不给癞皮狗们吃。
养肥了狮虎鹰隼,它们在天空,岩角,大漠,丛莽里是伟美的壮观,捕来放在动物园里,打死制成标本,也令人看了神旺,消去鄙吝的心。
但养胖一群癞皮狗,只会乱钻,乱叫,可多么讨厌!(《且介亭杂文末编·半夏小集》)
面对动物世界,鲁迅始终有他强烈的爱憎、独特的思考。这里的癞皮狗,同他写过的叭儿狗、落水狗、孺子牛、猫头鹰等等,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和久远的思考。
先前曾经读到一些涉及鲁迅笔下动物形象的论文,大抵从比喻、象征的角度立言,且比较零散,缺乏深度和系统;近来很高兴看到一本专题大著,这就是靳新来博士的《“人”与“兽”的纠葛——鲁迅笔下的动物意象》,耳目为之一新,精神为之一振。本书序言写道——
根据我的统计,《鲁迅全集》提到的飞禽走兽有两百种左右,如此大量地、频繁地在创作中涉及动物,这在中国现代作家中绝无仅有。这应该看作是鲁迅独特的创作现象。以此为切入点深入开掘,对鲁迅的思想、精神和艺术个性应会获得新的认识。围绕动物形象全面考察鲁迅作品,我发现其中隐含着一个动物意象谱系,蕴涵着鲁迅对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问题的思考。这样就将那些看似零散的动物意象描写,有机地纳入鲁迅整个人学思想体系和精神世界中来探讨。
根据这样的思路,作者先用五章分别论述鲁迅笔下的动物意象系统,鲁迅与狼,鲁迅与猫头鹰,鲁迅与蛇,鲁迅笔下的狗、猫、羊,然后又用三章来申论“从动物意象看鲁迅的人学思想”、“从动物意象看鲁迅的思维方式和美学追求”、“鲁迅动物意象创作的中外文化渊源”。全书凡二十万言,体大而虑周,把这样一个题目分析得面面俱到,头头是道,其中多有发人深思之处,在鲁迅研究论著中颇能别开生面,同现在比较多见的炒冷饭说空话弄玄虚的鸿篇巨制形成有趣的对比,是很值得一读的。
博士论文大约总是要这样结构相当宏大,建立某种谱系;不过鲁迅创作的时间相当地长,行文中也多有所谓“随手之变”(陆机《文赋》),建构一个谱系固然极好,但有些地方恐怕不宜执一以求,即如《狗的驳诘》中的那条狗,就同鲁迅笔下著名的叭儿狗、落水狗(详见《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品种和状态都有所不同。在鲁迅作品中不能排除相对独立的寓言和比喻,例如形容韧性战斗精神的“纠缠如毒蛇”(《华盖集·杂感》),恐怕就只是一个罕譬而喻的比方而已。
据说有人主张将朱自清先生的名篇《背影》逐出中学语文教材,因为其中的父亲违反了交通管理的法规;以此类推,《且介亭杂文末编·半夏小集》也有问题,不能让中学生读,因为鲁迅说什么打死狮虎鹰隼制成标本,这就违反了动物保护法。推而广之,《水浒》更不能读,因为其中一个大英雄武松竟然真的打死了景阳岗上一只老虎,李逵一连杀了好几只虎,则问题尤为严重。
按这样的逻辑,叭儿狗是宠物,一旦失足落水要赶紧捞起来,要善待生命实行人道主义。鲁迅又错了一回。用这样的观念和态度去进行文学教育,很容易让中学生毫无基本的历史观念,完全失去文学的想象空间,头脑里只有当下的一些条规而彻底不管其他一切——这样的教育主张未免有点奇怪,看似气壮如牛,实为胆小如鼠。读一下《“人”与“兽”的纠葛》,也许能让护法诸公的头脑稍微松弛一下罢。
(《“人”与“兽”的纠葛——鲁迅笔下的动物意象》,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版,列入“三联文博论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