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1年03月02日 星期三

    从数据解读2010年中国零售图书市场——

    增速放缓亮点不多文学与少儿是两大助推剂

    书业会进入大规模下降的通道吗

    《 中华读书报 》( 2011年03月02日   06 版)
    孙庆国

        开卷拥有全国1800多家书店门市观测系统,为图书市场零售数据综合信息服务的专业机构,其发布的各种市场定期监测报告、各类畅销书排行榜、市场竞争等指标,已经成为全国一般图书市场的评价体系。本报采用开卷数据,力图为本报读者勾勒2010年中国图书市场发展的全景图,同时通过对开卷总经理、首席研究员孙庆国的采访,揭示数据背后的书业趋势走向,直面近年来书业运营中出现的种种问题。

        互联网笼罩下的2010年书业

        读书报:你如何整体评价2011年的全国零售图书市场?

        孙庆国:这两年,市场增速放缓,增长速度没有达到大家期望的高度,出书、卖书的也都感觉到压力和失败感。这是一个互联网时代,阅读的注意力,图书的消费被大大分散了。大家更多是通过网络获得信息,获得阅读内容,这是无可逆转的大趋势。就出版行业来讲,业绩并没有说很差,也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增长,零售店还没有出现大规模的销售下降。至于行业会不会进入大规模下降的通道,我认为还不会。现在,网络书店发展比较快,而网上售书卖的还是纸本书。所以,纸本书还没有完全处在一种崩溃状态,短期内也不会出现这种形态。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年,行业内处处都在谈数字出版,对纸本书的关注点、注意力、投放精力上自然减弱。

        所以,出版业出现增长不尽如人意的情况,其一,大环境的改变,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浅阅读成为普遍的阅读趋向,对一本非常完整的书进行透彻的阅读,越来越少;其二,我们这个行业有些急功近利,对数字出版有不切实际的想象,希望一个早晨就赚钱,所以在纸本书和内容的打造上下的功夫不够。我们监测的数据告知,这几年来,读者耳熟能详的畅销书越来越少,畅销书减少,畅销书的畅销度减弱,造成市场增长的放缓。推出好书是行业天经地义的事情,没有好书,想叫老百姓都去买书,怎么可能?

        读书报:开卷发布的报告显示,2010年,全国图书零售市场的同比增长率为1.83%,如果考虑CPI上涨的因素,是负增长。从近五年来的开卷观测的数据来看,零售图书市场的增长率越来越低,是否说明图书市场不具成长性了?

        孙庆国:目前,开卷的监控还是以地面书店为主。如果我们评估市场总量的时候把网络书店考虑进去,我估计不会是这样的结果。而地面书店的增长速度放缓,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网络书店的分流,去年分走了50个亿的码洋。当然,去年,网络书店的增速也在放缓,当当网前两年是100%的同比增长,去年不到50%。

        图书这个行业,从产业的角度来讲,应该和其他经济领域一样评价,但确实有自己的特殊性。图书是一种精神和个性的消费,而文化的消费可大可小,很难用那种简单的成长性去类比。比如,电影行业这几年增长特别快,五年翻了两番,但是几年前也有人评价说,在电视和视频的夹击下,电影快没戏了。

        中国电影公司成立的时候,中国电影行业只有5个亿人民币的规模,不到20年,现在达到100亿。电影行业没有把所谓资本运作和产业规模放得特别重要,而是抓得特别实,一是大片,二是院线,是可以供书业参照的。出版业也要抓畅销书,抓有影响力的畅销书,注重内容,不断推出、造就一批人们口口相传,争先购买的书,没有这样的好书,这个行业确实会被互联网完全替代。

        读书报:其中有一个关键判断,要做好书,在你看来,究竟什么是好书? 

        孙庆国:以内容质量为基础,但是对产业发展、产业扩张有益的,能够实现实打实的销售额的增长。我觉得,好书应该有文化内涵,有向上的精神,同时带给人快乐,读起来有意思。很多学者认为一些卖得好的书是垃圾,但是,能够满足一部分人的需求,哪怕是娱乐需求,也应该是好书。当然,我也不认为畅销书都是好书。最近有一本书叫《黄金时代》,写美国战后,即从四十年代二次大战之后,到70年代,被认为是美国出版业的黄金时代。这个时代美国的出版业,在一批文化精英的文化理想和市场化推进同步前进的情况下,成就了一大批优秀作品,和真正美国文化的基础。美国的畅销书有80%以上和美国的文化评价体系同步,文化人认为是好的书同时卖得也好,而在中国,两者之间有非常大的差距。什么时候,我们的主流媒体、官方、文化人的评价体系与大众的购买相近的时候,那是出版业的黄金时代。现在很多的畅销书,我也断定十年以后大概就被人们忘记了,但是,那些接受度很小的书,十年百年之后,人们再翻出来当《红楼梦》,这个时代也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因为《红楼梦》那个时代,是没有大规模传播的时代。

        好东西才能收费

        读书报:据开卷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零售图书市场为370亿,其中网购50亿,整个零售图书市场发展了几十年,为什么仅仅是四五百亿的盘子?

        孙庆国:包括走系统的教材教辅和学生用书,应该有700亿码洋的规模。图书行业的盘子,我认为未来也是这样,对它寄予太高期望的人,是失望最大的。之所以那么多人感到悲观,就是因为他们定的跨越性的发展目标太高了。

        读书报:那么,在你看来,图书行业具有怎样的特殊性?

        孙庆国:就是所有的需求都是软性的,不是硬性的需求,不是刚性的需求。比如,电影没看就没看,过去就过去了。我现在看书都非常滞后,都是听朋友介绍有一本书特别好,或者网上的、报上的一段评论触动了我,才会去把这本书买回来,而不是固定消费。所以,书业寄希望于大规模发展,一定是太理想化的。

        读书报:中国的国民阅读率大概是每人每年5本左右,远低于犹太人的64本、前苏联的55本和美国的50本(网络数据)。从理论上说,中国的书业应该还存在一个巨量增长空间,是什么制约了中国图书市场的增长呢?

        孙庆国:这个数字,我对它的真实性是怀疑的,但不管怎么说,中国肯定是相对比较少的。有几个原因,一是中国人口基数特别大,还有大量贫困人口,漫长的时间里,中国是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农村的文化信息的流通是比较难的。只有当读者感觉买20块钱、30块钱的书不心疼的时候,才会大量购买。当然,中国理论上应该是书业飞速发展的时代,经济发展,教育普及,人们的收入也在增长,现实的原因还是遭遇了互联网。我们应该非常现实地面对互联网,我们被互联网从天而降罩在其中,出版产业不要老认为自己比互联网还大。所以,出版人就得有所为有所不为,做我们能做的。只有做一本书就是好书,才能保持我们这个产业的独特性。大量充斥互联网的信息是免费的,而好东西是收费的。

        读书报:在你看来,汹涌而来的互联网大潮中,中国出版人如何也能分得一杯羹呢?

        孙庆国:那就是坚守自己在内容的生产与创新,不断推出有意思的好东西。美国的一家出版社说,我们办出版社有三条理由,第一赚钱,第二有自豪感,第三有意思。人家没有用我们那些大的口号,什么文化理想,社会政治,方方面面,其实这三点,恰恰是出版业最核心的东西。美国出版业的从业者,收入放到全社会来看,是比较低的。大学生进入美国的出版社,一个月不到两千美金,还是很多人排队都愿意去,为什么?从事出版的人一定要有理想,有一种自豪感,书出版之后,有一种成就感,才能够专心致志,进行内容的创新,进行内容的发掘,把有意思的东西找出来,满足于广大读者。过去我们赋予出版的功能太大了,出版业需要进入到老百姓的娱乐文化消费当中去。好的作品不断出现,会讲故事的作家越来越多,其他的文化娱乐产品才能上台阶。

        现在,有人想投资搞技术,有人想进行资本运作,投资房地产,这与出版没关系。做出版没本事只能赔钱,那你别做。文化是需求,是大众、人类生活需求的一种必然,他的需求你没有挖掘到,没有找到,赔钱了那是正常。而政府应该通过免税和优惠政策,提供良好的环境,扶持文化事业的发展。

        读书报:然而,从图书行业上赚的钱,要比房地产、比金融领域慢得多,也小得多。

        孙庆国:因为这个行业本来就很小,所以美国最后集中到几个出版公司当中去了,它也就大了,当然跟房地产还没法比,小得不得了。

        书业运营中的恶性循环

        读书报:今年以来,很多民营书店陆续因经营不支而倒闭,包括新华书店,因为坪效的问题,卖书的面积日益缩小,是否意味着行业利润没有办法支撑我们的书店了?书店的未来在哪里?

        孙庆国:利润其实来源于两个方面,一个是收入,一个是成本。从书店销售来看,还是有一点增长的,关键是成本的变化。这是世界性的问题,中国太早地走入到与国外一样的情况,是挺悲哀的事情。去年以来,很多民营书店关店,允许民营进来,而又生存不下去,说明图书确实是微利行业,国家应该在税收等各个方面进行扶持。就行业前景来讲,单一的书店由于经营成本的问题,确实非常艰难,不能不考虑经营的多元化。可见的未来,专门的书店会变得越来越少,综合业态的形式越来越多。

        读书报:多元业态的出现,是否意味着图书销售面积的减少,很多图书失去与读者见面的机会,从而引起行业的萎缩呢?

        孙庆国:从我们对卖场的观测来看,书业的增速放缓,与图书和读者的见面机会不直接相关。大型卖场只有1/3的品种动销,将近2/3的陈列品种一个月一本也卖不了,那么这一个月里这部分陈列面积事实上是无效的。所以,书店通过调整经营面积,希望保障图书的经营效率,留下继续动销的品种,压缩的品种是不影响它的经营效率的品种。

        这个过程对上游出版社也有拉动作用,要求上游出好书,不能简单地大规模推出不好不坏、水平二流的书,没有创新、没有内涵的书充斥渠道,这种现象应该遏制和改变。

        读书报:从开卷观测到的去年数据来看,同比增长率下降,而品种数增多,已经突破百万大关,达到105万种。

        孙庆国:这是在中国市场上流通的总品种,新书品种还是十几万种。当然,这意味着书的绝对值是多了,但好书不多,单品种效率在下降。书店在犯这样的错误,很多书来了我都卖不动,希望你再来新书,这就是恶性循环,出得多卖不动,卖不动还拼命出——不出,出版社等于没活力了,书店因为旧书卖不动也要新书,是书业在运营整个过程中的恶性循环。

        功能性阅读还是主流

        读书报:2010年,零售图书市场的各细分市场表现如何?为什么会形成这种表现?

        孙庆国:生活类书前两年是增长的,去年反而慢了,因为书太多,大家跟风,品种大量增加,而创新少,好书少。比较典型的两类,一个少儿类,一个文学类,相对保持增长的状态,大于总的平均速度,这是一个总趋势。少儿类不会被互联网替代,这个板块应该还会继续增长;所有家长都认为给孩子买书错不了,这是支撑消费。再有就是文学类、小说,总会有一些创新,不像很多医药保健类,很多都是大同小异之作。其他时政类的读物,文化类的读物,诸多门类,那种集成性的东西太多。人文社科类前几年从百家讲坛开始突然爆发,产生了很多销售,但眼前是稍微差一些。社会公众的素质还没有到吸纳这么多的文化类图书的地步,所以涨了两年后面就涨不了了。

        美国市场所有书店卖的书总量的40%是小说,我们国家整个文学类只占10%。理论上讲,真正的阅读是以文学占主导的,闲书才叫阅读,现阶段,我们很多读者的阅读目的都是为了有用,比如养生、保健、健康等。

        读书报:开卷是否有对读者的调查?

        孙庆国:年轻人占绝大多数。总体说来,18岁到35岁之间占到我们读书群体的70%,18~25岁占了40%。

        读书报:这部分读者群对阅读是否有偏好?

        孙庆国:还是偏好文学类和功能性的阅读。

        学习考试考级图书占主要的部分,就是因为这部分读者占大多数。中老年人偏好生活养生保健,又占一部分需求,决定我们国家功利性的阅读占得最大,休闲性阅读还差一些。

        读书报:从销售的地域上来看,图书销售的分布呈现什么样的特征?

        孙庆国:没有太大变化,还是以华北、华东为主。

        纸本书进入互联网,市场空间缩水

        读书报:在国外,数字出版已经成为稳定的盈利来源,为什么在国内还没有给出版上游和下游带来稳定的盈利收入呢?

        孙庆国:国外盈利不是数字出版,而是电子书、阅读器形式。难以逆转的是,纸本书数字化之后,进入互联网之后,市场空间会大大缩水。比如在美国,纸本书的总规模达到300多亿美金,如果全部数字化之后,市场会大大缩小。现在所谓的数字出版太宽泛了,原来就有的数据库销售的专业出版内容,这个盈利模式早就有了。再一个,网络游戏等,不应该算做数字出版。中信出版社的《浅薄: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们的大脑》里说的特别好,互联网毒害我们大脑,使人变得浅薄,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和大脑思维方式。现在几乎很少有人聚精会神地读完一本书。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聚精会神地思考问题,全神贯注地去阅读和思考变得越来越少,人们更喜欢在网上查找和浏览。所以出版业适应这个局势还是有个过程的,同时,出版社是要适应这种阅读方式呢,还是坚守图书价值,使人们更冷静地思考。关于这一点的争论,十年二十年也不会有结果,只有静观其变。对于出版业来说,还是内容创造的群体,提供好的内容、好的产品,这是最关键的,不需要浮想联翩。

        国外的出版业进入数字出版领域是非常谨慎的,因为他们已经有过音乐行业的教训。纸本书消亡,对现有出版业是颠覆性的变革。如果真正完全进入互联网,“出版”这个概念完全可以消除,都是网上的信息发布了。电子书其实是纸本书的延展,如果发表一篇文章在网上,怎么可能叫电子书呢?电子化的阅读,美国接受的程度比中国好,但其实出版者大部分还没盈利,大部分的盈利在亚马逊。

        中国为什么还没有赚钱,其实这个问题非常简单,中国的网络环境和版权意识比较差,中国更习惯于免费。所以中国这种国情下,更适合互联网泛滥,成为谷歌这样的公司的天下。做自己的内容、做自己的门户网站都没戏,大家更习惯于免费用谷歌这种形式去搜索,找点对自己有用的看一看。免费,对书业是最大的挑战。所以,对未来的看法,我有个基本结论,五年之内我们只能靠纸本书盈利,精耕细作出好书才是正途。

        本报记者  陈  香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