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大学毕业后,我非常荣幸地成为一名中学图书馆管理员,由于中学图书馆专职管理员少,所以我一个人承担了从图书采编到外借流通的一切工作。最近两年来,工作中的疑惑越来越多,很多问题越来越不明白。
不明白一,随书的附带品为什么这么多,以前的图书就是单独的一本书,最多也就是书内附赠一枚书签,可后来封面、封底套上一层“外套”,再后来“外套”外还要再加一条“腰带”,然后再穿一层全封闭的塑料外衣,这是最普遍的图书包装方式。可最近购书时我发现“内容”更丰富了,有的书里面居然赠送一套明信片;有的加着一大张宣传海报;有的赠送一个小的笔记本……让我最吃惊的是刚刚购买的一本书,包装是这样的:最外面一层塑料外衣,拆开外衣里面是硬纸的盒子,盒子里有一本很精美的32页宣传册、一张海报、一张新概念相框式贺卡、一本几十页的便签本,当然还有一本书……这些附带品对图书馆而言真是一无用处,就是普通读者恐怕也很难派上用场。
不明白二,书籍的开本怎么越来越有创新!印象中图书的开本常见的是32开、大32开、16开这几种,开本统一,书籍上架后整齐有序。可现在的图书各有各的创意,比如《幸福了吗?》长16.5cm,高23.4cm,《乐意》长14cm,高17cm,《我把青春献给你》长16cm,高22.8cm……它们都属于随笔,同一批购进,上架后自然会放在一起,可上架后参差不齐的效果可想可知。每天顺架的时候我都在思考,怎么能让这些图书的摆放不再犬牙差互呢?
不明白三,怎么书的装订质量总是问题频生呢?每一本书到馆,我都要在某页的书缝中加入永久性磁条,可最近不少新书在加磁条时“咔嚓”一响分为两部分,原来,好几百页的图书就靠书脊上的胶连在一起。有的图书借阅不了几次,大部分书页就开始脱落。不得已,我只好专门买了一个加厚的订书器,新书在图书馆又多了一道加工程序。
不明白四,现在的作者怎么这么多产呢?购书前我经常会征询学生的意见,问一下他们希望读到谁的书,出现率最高的作者有郭敬明、饶雪漫、小妮子……我上网一查,他们的年龄都不大可著作等身,他们和他们的作品出现在公众视野中不过是几年的时间,可几年间就有这么多的作品问世,甚至比一些名家一生留给我们的作品都多。他们是不是一天24小时都在写作呢?他们吃饭、睡觉、上厕所都在构思作品吗?
不明白五,作者讲的故事咋都那么长?而且还不一口气讲完。几年前《藏地密码》热销,我一下子买了1到6,本以为6部够多了,上架后发现还有藏7、藏8呢。更不可思议的是有的故事虽然一口气讲完,可却分成四五册出版,而且每册都独立包装,单独书号,单独定价,买书时稍不留意就会遗漏一两册,这四五册为什么就不能包在同一个塑料外衣里呢?
我父亲经常说的一句话:“看书看的是文字,读书读的是文化,书籍是民族文化的源泉,将让历史长河绵延不竭。”我们是否应该静下心来想想办法,以保证图书的泉水永远流向原本属于它的方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