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应邀在凤凰卫视的“世纪大讲堂”讲“中国大学百年”,回答听众提问后,主持人要求我用一句话概括此次演讲的主旨。当时灵机一动,抛出一句:“大学是个写诗、做梦的好地方。”这当然是有感于中国大学之过于“实在”。事后有人激赏,有人则嘲讽,说是误导青年,使其不愿面对“惨淡的人生”。可我至今不反悔。是的,总有一天,这些心比天高、激情洋溢的青年学生,也必须融入社会,为生活而奔波,甚至为五斗米而折腰,但读大学期间的志存高远以及浪漫情怀,希望不要过早失落。
无论古今还是中外,诗歌与教育(大学)同行,或者本身就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在日益世俗化的当代中国,最有可能热恋诗歌、愿意暂时脱离尘世的喧嚣、追求心灵的平静以及精神生活的充实的,无疑是大学生。因此,大学天然地成为创作、阐释、传播诗歌的沃土。
毫无疑问,诗歌需要大学。若是一代代接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学子远离诗歌,单凭那几个著名或非著名诗人,是无法支撑起一片蓝天的。反过来,若校园里聚集起无数喜欢写诗、读诗、谈诗的年轻人,则诗歌自然会有美好的未来。这一点,早已被“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所证实。正是无数诗歌爱好者形成的海洋,积聚着巨大能量,随时可能因大风鼓荡而“卷起千堆雪”,让今人及后世惊叹不已。
但这只是事情的一个方面。我更愿意强调的是另一面,那就是,大学需要诗歌的滋养。专门知识的传授十分重要,但大学生的志向、情怀、诗心与想象力,同样不可或缺。别的地方不敢说,起码大学校园里,应该是“诗歌的海洋”——有人写诗,有人译诗,有人读诗,有人解诗。为一句好诗而激动不已、辗转反侧,其实是很幸福的。在这个意义上,不管你念的是什么专业,在繁花似锦、绿草如茵的校园里,与诗歌同行,是一种必要的青春体验。
梦总有醒来的时候,但从未做梦的人,其实很可怜。能否成为大诗人,受制于天赋、才情、努力以及机遇,但“热爱诗歌”,却不受任何外在条件的拘牵。因痴迷诗歌而获得敏感的心灵、浪漫的气质、好奇心与想象力、探索语言的精妙、叩问人生的奥秘……所有这些体验,都值得你我珍惜。即便从不写诗,只是吟诵,也能让你我受益无穷。老一辈学者中,许多人晚年身体不好,视力欠佳,以吟诵诗篇为乐(如冯友兰、钱穆)。或许,有了诗歌,就有生机与活力,心里就能充满阳光。
现代中国大学,注重的是专业教育,且强调“与市场接轨”,我担心其日渐沦为职业培训学校。而这,有违人类精神摇篮的美誉与期待。或许,除必要的课程外,我们可以借助驻校诗人制度、诗歌写作坊、诗社以及诗歌节等,让大学校园里洋溢着诗歌的芬香,借此养成一代人的精神与趣味。因为,让大学生喜欢诗歌,比传授具体的“诗艺”或选拔优秀诗人,更为切要。
2010年9月17日于香港中文大学客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