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自元代建都以来,已经走过了800多年的历史。而北京城里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的胡同,更是历经了数百年的风风雨雨。它记录着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老北京人的生活,同时,也记录着几百年来历史风云的变幻。
毫不夸张地说,北京的胡同就像一部厚重无比的史书,记载着北京人的喜怒哀乐和北京城的荣辱兴衰。然而,近年来,随着北京城市改造建设步伐的加快,成百上千条的胡同在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那些承载着丰富的北京历史人文内涵的胡同名称,或许也将与消失的胡同一起渐渐地被人们所淡忘。为了让人们对北京曾经的历史文化保留下一份珍贵的记忆,许许多多的民俗文化的爱好者、研究者做了大量的抢救性的研究工作,王彬、徐秀珊主编的《北京地名典》(修订本)即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成果。
这部修订版的《北京地名典》,是在2001年出版的《北京地名典》的基础上,经过长达数年的增补、修订而成的,是目前国内唯一的一部所收胡同名称最全、解释最为详尽的、具有工具书价值的书籍。此书一经出版,即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而且直至今日长销不衰。
它之所以能在读者中产生这么好的反响,一方面是出于人们对北京文化历史的喜爱与留恋,另一方面,是因为它具有相当的权威性。此书的主编和作者都是多年来致力于北京文化研究的专家,他们以严谨的科学态度,推敲、撰写每一个条目。为了确保书中每一条目内容的准确无误,他们查阅了大量的典籍文献,有时甚至不辞辛劳,深入街巷,对名称几经改变的胡同进行实地的核查,可谓花费了大量的心血,从而也使这部书达到了较高的水准。
《北京地名典》,生动地记录了老北京人的生活,那一个个带着浓重生活气息的胡同名称,无不与北京人的生活密切相关。米市大街、菜市口、煤市街、果子巷、花市上头条、烧酒胡同、辟才(原名为“劈柴”)胡同、骡马市大街、珠宝市街……这些纵横交错的胡同,就像一根根经纬线,把老北京人的生活编织成了一幅幅多彩多姿的画卷,有声有色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北京地名典》,客观地记录了历史,800多年间的朝代兴替、政治风云的变幻,尽被典藏于其中。东厂胡同,因明代在此设立臭名昭著的特务机构——东厂而得名。在这里,明代的太监们干下了一桩桩残害忠良的勾当。而看上去并不起眼的煤渣胡同,清朝时却是神机营的所在地,没想到由恭亲王率领着的、配备着新式步枪的神机营却一点儿都不神,八国联军一来,竟然不战自溃。之后,袁世凯上台,将其改造为招待所,入住的第一批客人竟是授孙中山委托、督促袁世凯去南京任总统的蔡元培、宋教仁。民国时,这里又成为陆军军需学校的所在地……一条小胡同,竟然背负着如此沉重的历史,像这样的胡同,遍布于北京城的各个角落,它们向人们诉说着历史的沧桑,警醒着人们去反省、去思考。就此而言,《北京地名典》可称为一部独具特色的北京地方志。
《北京地名典》,引领着人们走进胡同,走进历史。
《北京地名典》,王彬,徐秀珊主编,中国文联出版公司,79.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