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0年11月24日 星期三

    无私奉献的“中国式妈妈”是培养不出独立的孩子的,沙拉决定做一个“犹太母亲”。

    犹太母亲的冷酷教子法则

    小 班 《 中华读书报 》( 2010年11月24日   12 版)
    《特别狠心特别爱》沙拉/著接力出版社2010年10月第一版28.00元

        本书作者沙拉,从一个中国式妈妈蜕变为有着丰富跨国教育经验的妈妈。沙拉认为,目前的一些中国妈妈培养出来的孩子,只知读书,缺乏自立精神和家庭责任感。以色列的所见所闻,让沙拉决定做个犹太母亲:给孩子按劳付酬,孩子的开销自己埋单。沙拉靠“冷酷”法则,将两个穷孩子打造成年轻的千万富翁。

        生长在中国的沙拉接受的是完整的中国教育。从小没享受过母爱的沙拉像中国母亲那样深深地爱着孩子。为把三个孩子办到以色列,沙拉在耶路撒冷移民局楼下守候了两天。1993年5月,沙拉在机场接到以色列驻中国大使馆送上飞机的孩子。他们一家人又团聚了。

        “再苦不能苦了孩子”,沙拉把这一中国妈妈的思想带到以色列,每天先把孩子送到学校读书,然后再去卖春卷;孩子放学时,不论多忙也收摊,用炸春卷的小炉子给他们下馄饨和面条。晚上,劳累一天的沙拉在灯光下用亲手做的识字图片教孩子学希伯来语。阴天下雨,她让孩子在学校门口换上干爽鞋子,自己把湿鞋拎回家用吹风机吹干,留给孩子放学穿。不论多么忙、多么累,沙拉都不让孩子动一下手,像在中国那样督促他们学习,把孩子的学习成绩视为母亲的希望田野。一天,孩子们放学后像以往那样围坐在炉旁等着妈妈做饭吃,一位邻居气愤地跑过来对孩子训斥道:“你这么大的孩子,应该帮助妈妈做点儿事情,不能像废物似的看着妈妈忙得不可开交,更不能坐在这里等着妈妈来伺候。”

        没想到,邻居转过来又训斥沙拉:“你别以为自己生了孩子就是母亲了,不要把你们中国那种落后愚昧的教育带到以色列来……”邻居的话在沙拉的心里撒下一把钉子,让她难受不已。

        沙拉跟邻居接触多了,发现在多数犹太人家里,孩子十几岁起就要靠自己赚钱来生存,不能自立的人将会成为家庭和社会的负担。以色列是一个不提倡无偿奉献的国度,在这个国家,人与人的关系相对理性。沙拉明白了,有偿服务不仅是对他人劳动付出的一种尊重,也是在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

        无私奉献的“中国式妈妈”是培养不出独立的孩子的,沙拉决定做一个“犹太母亲”。儿子杰瑞和以华用打工赚来的钱,争先恐后地抢着交家里的电话费和水电费,见家里缺什么就买什么,冰箱总是被他们塞满食物。每当杰瑞和以华给家花钱的时候,他们内心就充满成就感和满足感,觉得自己终于能为母亲和家里做点儿事情了,能承担家庭的责任了。

        沙拉在书里说到:“当我家比较富裕的时候,杰瑞的学费我还是不会承担的。我付学费,他是读不好的,他自己付学费就读好了。这样,他就知道自己是个社会的人,要承担一份社会责任。他就会知道自己不是为妈妈而读书,是为自己的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而读书。中国父母包揽了孩子学习的所有开销,然后不断地督促孩子,学习啊,用功啊,成绩啊,这很空洞,很乏味,孩子不愿听的。孩子永远也弄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读书,怎样读书。他们没有读书的原动力……”

        自己支付学费和不同寻常的经历,让以华和杰瑞知道学习机会的难得,他们都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学业。

        当两个儿子年满18周岁后,沙拉就让他们服兵役。她不仅要把孩子打造成自强自立的人、勤奋努力的人、坚忍不拔的人,还要把他们打造成勇敢顽强的人。以华2001年结束兵役后,进了以色列劳工部。2007年,以华离开劳工部,就职于以色列的一家公司,在香港工作。杰瑞在国防部服役3年后,成为钻石商人。

        沙拉说她给了孩子三把钥匙:坚强、自信和宽容,她是一个成功的、幸福和智慧的母亲。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