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0年11月24日 星期三

    扫除科幻界的盲区

    王泉根 《 中华读书报 》( 2010年11月24日   03 版)

        科幻界一般公认英国女作家玛丽·雪莱于1818年创作的《弗兰肯斯坦》,是世界上第一部科幻小说。中国人自觉意义上的科幻创作始于清末民初,也即20世纪初叶。1904年上海《绣像小说》连载的署名荒江钓叟著《月球殖民地》,被学界认为是中国第一部科幻小说;而鲁迅于1903年为其译作所写的序文《月界旅行·辨言》,则是迄今发现的中国人最早论述科幻小说的理论文章。这是一件颇有意味的事:中国人最早对科幻发生兴趣,都把目光描向了月球。毕竟“嫦娥奔月”“吴刚斫桂”给血管中奔涌着由甲骨文字传承下来的五千年文明血脉的中华民族,带来了太多的美丽想像与飞翔太空的感动。2007年岁末,“嫦娥一号”飞往月球,中国人终于实现了解密月球的千万年梦想。

        从《月界旅行·辨言》、《月球殖民地》,到“嫦娥一号”升空,百年中国由弱到强终于迎来了复兴中华的新世纪,百年中国科幻伴随着现代中国的变迁从一个特别的角度参与了中国人精神领域的现代性建构。

        现代意义上的科幻文学在中国的历史已有一百余年。百年中国科幻走过了一条曲折坎坷的“光荣的荆棘路”。进入新世纪,我们似乎已经可以对百年中国科幻包括它的思维成果——科幻理论进行一番盘点和梳理了。蓦然回首,我们发现,我们的科幻文学还很年轻,而科幻理论则更年轻。百年中国科幻文学理论是一笔丰富驳杂的资源,这既是文学的资源,也是文化的资源,同时还是观察百年中国的文明史、精神史乃至社会发展史的特殊资源——因为,科幻对于中国,实在有着太多的文学以外的想象和期待,寄予着科幻种种文学之外的负荷与责任,并由此形成了中国科幻文学理论的“中国化”特色。这些特色大致集中在三个方面:

        首先,将科幻作为强国醒民、复兴中华的良方与策略,彰显文学对于国民精神前进的灯火作用。从上世纪初鲁迅主张科幻“改良思想,补助文明”,“导中国人群以进行”(《月界旅行·辨言》,1903),到抗战时期的“科学救国”、“科学大众化”,直至1949年以后力倡“利用科幻小说普及科学”,可以说“普及科学知识”以强国醒民的观点成为很长时期中国科幻文学存在的中心价值,也自然成了科幻理论的重要支撑。针对这一中心,当代中国科幻理论曾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有过一次深层次的理性思考,试图将“普及科学”的中心观点,转移到“普及科学的人生观”,也即转移到人性和社会现实的中心视点,并由此引发了80年代科幻文学创作的变革与持续多年的理论争鸣。这些思考与争鸣,在一个特殊的语境中,以一种别样的形式启迪与深化了中国科幻文学的理论自觉。

        其次,将科幻作为启迪青少年心智与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手段,从而使科幻文学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现代性中国儿童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幻文学是人类关于科学梦、寻根梦、未来梦的文学表达,科幻文学通过想象力打开了人类通向宇宙和未知世界的大门。从有科幻以来,青少年儿童自然而然也就成了铁杆的主流读者群。环顾中国,科幻文学之兴衰消长,莫不与“为儿童”的责任与理念密切相关。现代中国科幻文学已成为滋养数代少年儿童精神成人的食粮,而科幻文学自身则通过与儿童文学的天然联系和智慧嫁接,也获得了长足发展。因而有关科幻与儿童、与儿童文学的探讨,自然成了现代中国科幻理论的重要收获。

        再次,将科幻作为文学本体研究的对象,也即科幻文学研究的自觉与自觉的科幻文学研究,这方面的论著主要是在新世纪发表的。进入新世纪以来,科幻文学理论在与国际科幻界的对话和交流中,正在不断走向深入,科幻文学的研究视野与范围正在扩大,这主要有:科幻文学的性质与基本原理研究,科幻文学的类型与生产方式研究,科幻文学批评方法研究,科幻文学的文化研究,科幻史研究,科幻文学学科建设研究等。

        科幻文学是科学和未来双重进入现实的文学,是关于现代化的文学,更是关于现代性的文学。在题材内容上,科幻文学所包含的“启蒙”、“理性”、“进步”和“科学”等宏大主题,将其牢牢地雕刻在现代性精神大厦的柱梁上;在创作方法上,科幻文学采用的各种前卫性、探索性、实验性的美学尝试,更使其处于各个时代新旧美学更替的“刀锋边缘”。因而科幻文学无疑与现代性、先锋性、后现代等话语紧密联系在一起。谈“后现代”,谈“先锋性”,如果不谈科幻,岂非咄咄怪事?然而,当代中国学术界却长期以来对科幻文学视而不见。中国文论界一直有一个盲点,这就是对科幻文学的漠视、疏远乃至放逐。谓予不信,试请打开任何一部中国学人撰著的《文学理论教程》,你休想找到一星半点有关“科幻文学”的知识;也试请打开任何一部中国版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或《中国当代文学史》,翻遍旮旮旯旯,硬是找不到中国本土科幻的片言只语。这就给读者,尤其是给正在求知的年轻学人一个错觉:仿佛科幻文学不属于文学,现代中国压根儿没有出现过科幻。

        显然,这是一个极大的误区,一种十足的无知。为了扭转与克服这种误区,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科幻界及其同盟军儿童文学界,作出了种种努力。其中,由重庆出版社出版的《现代中国科幻文学主潮》就不失为一次有力的证明。由四大板块构成:科幻与科幻小说观;科幻与儿童文学观;中国科幻研究;外国科幻观察。全书力图通过选编百余年来现代中国科幻文学重要论文与言论的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地梳理中国科幻研究的思维性成果,对一个世纪的中国科幻理论作出一番别开生面的检阅与考评,用以回顾历史,积累经验,激励创新,同时也是为了请教学界,期待批评,重新出发,促进新世纪中国的科幻文学的原创生产与理论建设。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