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材和教辅是教学活动、包括教改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跟中小学不同,大学的教材教辅出版与教学活动分属于不同的管理和运作机构,这就使得两者之间难免存在脱节、不同步,甚至相抵触的现象。在高校教学时时改革、教育形式翻新的今天,博客教学、网络教学、实践教学、游戏教学等各种教学方式层出不穷,相应地,对于教材和教辅的内容和形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大学出版社对于这种新的要求,又有怎样的认识和回应呢?
教学改革对教材教辅的新要求
被问到教学和教材的问题,中国政法大学的王老师笑着说,他现在都没什么教材的概念了。以前读书,开学就发下几本教材来,上课老师照着教材和教学大纲讲,讲完了考试,就是这样。现在不同了,他上的是专业课“西方政治思想史”,有正经指定的教材,可他认为中国编写的教材总有一股“教材气”,正经八百,四平八稳,面面俱到,没有个性。他更愿意选择一些影片、谈话类电视节目的视频、奥威尔的小说、哲学著作或政治学通俗读物等作为教辅资料和参考书,教材倒被冷落了。
像王老师这种情况在高校中虽不是主流,但也为数不少。现在的高校教学有几种情况,一种是有指定教材,并且基本照本宣科,不离其宗的。以专业课,尤其是基础专业课居多。有的是有教材,但不要求学生购买,也常常不照教材讲,如某些专业选修课,还有的则根本没有教材,老师或以自己的著作、或以各种教学资料作为授课内容。这种以通识课、公选课居多。但是,不管是哪种情况,有迹象表明,传统教材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教师的需要,有些教师表示,现在上课的花样翻新,运用网络、微博、新型媒体、课堂讨论、甚至游戏、表演、手机平台、实况模拟等进行授课的方式越来越多,教材只能起到一个提纲挈领的线索的作用,依赖教材已经不够用了。就连政治思想理论课这种国家严格统一规定了教学内容的课程,老师们也常常选择新的教学形式,而不仅仅匍匐在教材的文本上。
对教材教辅提出新要求的有明显的群体趋向,从不完全的调查结果来看,有超过半数的高校教师对传统教材的依赖性仍然很强,而且年龄越大,对教材教辅新形式的需求越不强烈。需求与教龄、年龄成反比;中国政法大学一位老教师杨教授认为,老教材多次重版和印刷,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而且他讲了很多年,得心应手,但他也承认,老式教材“罩不住”90后新式学生,有时候教学效果并不好。
从课程类型来说,应用性越强的课程,对新式教材教辅的要求越强烈。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的一位青年教师就说,在今天的教学活动中,从某种意义上说,“教材”的观念正在改变。像动画设计、编导制作、网页生成这一类的课程,应用性很强,技术更新又快,教材出版的周期长,个性化不够,便显得不那么重要。要说起来,碰到问题了,找教材还不如到网上去提问呢。对学传媒的学生来说,一次成功的微博传递、一个吸引眼球有效提升点击率的标题、一篇博文或许就是最好的教材,为什么还要出版社印的厚重的“教材”呢?看来,传统的那种罗列教学目的、教学重点的教材,已经落后于教学新形式和学生的需要,也落后于时代。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教学单位就有可能感觉到出版社的教材教辅出版,赶不上新的教学形式的需要。一个突出的例子是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最近的一次教学创新尝试。
据该教研部常务副主任李林英介绍,现在的大学生见多识广、兴趣广泛、思维活跃,以前单纯的拿着教材在课堂上讲的方式已经难以打动他们,政治思想工作难以开展,迫切需要更有效的教育方式。另一方面,根据北京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研究课题组2007年的报告显示,有超过60%的大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针对这种现实情况,北理工人文学院正在开发一款辅助思想政治教学的严肃游戏“情商加油站”,大学生可以在游戏模拟社区中进行情感交流活动,构建大学生特定的交际行为数据库,促进高校学生形成健康的爱情观、人生观,切实提高思想水平观念与综合素质。
李林英表示,他们也愿意跟大学出版社合作,但这样的一个教育新思路、新尝试要落到实处,需要前期调研,然后是研制、设计、开发,后期技术维护和商业运营、宣传、推广、销售等一系列工程。他们只能选择与公司合作。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的一位编辑表示,严肃游戏概念是美国于2002年首先提出的,作为电子游戏的一个分支,用游戏手段实现对玩家的教学、训练或者治疗。目前严肃游戏在美国创作并市场化已经8年,拥有4000万美元的市场,主要涉及军事、教育、医疗等领域。但严肃游戏概念近两年才被引入中国,2009年12月,第一届严肃游戏(北京)创新峰会在京召开,2010年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展览会(CHINA JOY)首次引入并主推严肃游戏高峰论坛。到目前为止,严肃游戏在国内才刚刚起步,主要停留在研究与探讨阶段,市场化程度很低。而将严肃游戏用于高校的教学活动,以拓展新的教育方式,他还是第一次听说,对此他表示了强烈的兴趣,同时却承认,像这种开发一款游戏作为教学辅助工作,无论是资金、技术开发还是商业运作方面,现在国内显然没有一家出版社具有这种运作能力。
据悉,该项目开发已经进入中期阶段,预计明年研制完成,就能投入使用。这将是第一款用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严肃游戏,首创以网游为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研一体化解决方案,能够有效地推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数字化进程,创立基于严肃游戏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解决方案,服务于全国各高校及教育行业。可大学教育里这样一个有意义的开拓性工作,大学出版社却不能参与进去,是非常遗憾的。
出版社的难处和选择
曾几何时,教材的新模样也曾走在教学改革的前面,促进了高校教学形式的发展。政法大学的杨教授还记得,好多年前,他拿到熟悉的纸质教材,第一次发现书背后还附着一张光盘,当时觉得很新奇,使用后发现那些音影资料、电子书很有价值,当时如同发现了新大陆,给教学开辟了新天地。他因此成为最早改用PPT电化教学的老教师之一。
而现在,新的教学形式、手段和方法反过来对于大学出版社的教材出版有了更多更复杂的要求。而大学教材的家族成员老化,似乎有点赶不上教学改革的需要了。面对这种新形式新族类的要求,出版社可谓五味杂陈,立场态度也各不一样,简单的说,心态有积极和消极两种,立场有应战和不应战两种。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一位年轻编辑表示,面对新形势,有些出版人或许有悲观情绪,表示无可奈何,哀叹出版业已经是夕阳产业,江河日下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他却不以为然,他算伺机而动、蠢蠢欲动的一类。他一直在密切关注和琢磨大学教材的新形式,比如电子教材、光碟等,随着电子产品和电化教学的普及,教材家族增加新成员已经是大势所趋,出版社必须积极面对、与时俱进。前一段,他还跟朋友聊起过手机试题集的问题,尤其是一些教辅、单词本、培训试题集,可以通过手机更新,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当然,出版社无论是观念、资金还是技术方面,都面临很大挑战,教材家族在短期内新增新成员恐非易事。现在最重要的是更新观念,转化思路,调整战略,提升技术,保持市场敏感度。
与这位意气风发的年轻编辑不同,广西师大出版社一位中年的李姓编辑则称自己是隔岸观火派,他倾向于认为,从技术更新、市场应对、人员构成等各方面考虑,盲目跟进、求新变异不是大学出版社未来的发展道路。因为在技术更新上疲于奔命,资金实力有限,还有历史包袱,事实上是追不上市场上的商业机构的。他说,从国际出版行业的状况和格局来说,国外一些老牌高校出版社,都不是靠出新招、奇招制胜的,他们很简单,就是老老实实做传统教材,学术著作。他们制胜的关键是,始终坚持站立在学术最前沿,保持高学术水准和敏感的学术嗅觉,他们的书印量少、价格高,但学术水准有保障,能维持稳定的读者群和图书用量。国外的大学出版社很讲求利用本校智力资源,而且主要的学术出版机构几乎都是大学出版社。
而中国的大学和大学出版社严重不成正比,好的大学未必有好的出版社,反之亦然。一说中国学术书,就是三联、商务、中华几大家,大学出版社中能以学术著作出版见长的寥寥可数。中国的大学出版社主要还是通过跟教育出版社抢饭吃,吃的还是政策饭。不如参照国外的经验,专心吃学术饭,不靠政策饭,也不跟纯粹的商业出版社抢市场饭吃,因为抢不过人家。总之,大学出版社应该做精而非做大,做高端而非做时尚新颖,重要的是保持品位,而不是更新。要打阵地战,而非游击战。是坐地起价,而不是做游商或者消防员。
问新时代出版谁是英雄
不管是伺机而动派,还是隔岸观火派,总之,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教育在变革,新的教育观念、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都“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些变化对大学出版社的教材教辅出版来说,是机会,是挑战,还是可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同的大学出版社可能有不同的答案,有畏缩的,有精进的,有稳健的,或许也有盲动的。市场的天下大势总是这样大浪淘沙的。现在,高校的教育实践已经将问题和需要提上了桌面,摆上了日程,谁来接这个军令状?谁来做这一个新的蛋糕?让我们拭目以待。
摄影:成一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