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中文系的前身是京师大学堂中国文学门。1898年京师大学堂创办之初,有“文学”科目,而无作为一种独立组织形态的系科。1910年分科大学正式开办,中国文学门于是成立。1919年改称中国文学系,并实行选科制。1937年因抗战全面爆发,随学校南迁,并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抗战胜利后,于1946年北归,恢复了北大国文系的建制。1952年院系调整后,改称中国语言文学系,并在原燕京大学新闻系基础上设立新闻专业(1958年转中国人民大学)。1954年中山大学语言学系并入北大,加强了语言学专业(后改称汉语语言学专业,并于2002年又增设应用语言学专业);1959年设立了古典文献专业,至此,北大中文系语言、文学、古文献三足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
以上这段话,出自挂在中文系网页以及印在《大学》专号上的“北京大学中文系简介”。这个简介,是为了百年系庆而专门修订的;推敲过程中,最为吃重的是一头一尾。前面的溯源属于“史学”,后面的统计属于“数学”——各种学生数字,必须与《北京大学中文系系友名录》符合。对于一个百年老系,少十个八个人,一点都不稀奇。可落实到那些被遗漏的系友,却是天大的事。我们尽了最大的努力,但愿能差强人意。
百年来,北京大学中文系已培养全日制本科生7285人、专科生675人、硕士研究生1701人、博士研究生778人,共计10439人(其中外国及台港澳939人)。这些都是完成学业,拿到毕业证书,因而记录在案的。也有些因战争等缘故,入学北大、但最后没有完成学业,因而不在花名册中的。此外,改革开放三十年,北大中文系还接收博士后18人、国外访问学者及进修教师1773人、国内访问学者及进修教师1870人。这3661名学者,在北大时间只有一年或两年,但其对于北大中文传统的体认与接纳,同样让人欣慰。这次修订《北京大学中文系系友名录》,破例之处在于,列入仍然在读的607名本科生、247名硕士研究生、230名博士研究生的大名。理由是:“百年”我们一生中大概只能遇到一次,短期内“系友录”也不会重编,故特别允许这1084名在校生预支“系友”的头衔。
其实,办学百年,培养人才总共不过一万五千位(包括进修教师及在校生),实在不算多。可是,对于追求“百年树人”的大学来说,数量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质量。从这里起步,曾经走出不少叱咤风云的仁人志士、英雄豪杰、学者名流,如果你嫌“系友名录”不够鲜活的话,请翻阅《精神的魅力》、《北大旧事》、《北大往事》、《开花或不开花的年代——北京大学中文系55级纪事》、《文学七七级的北大岁月》、《筒子楼的故事》、《北京大学中文系百年图史》,还有北京大学出版社刚刚推出的《我们的师长》《我们的系友》《我们的青春》《我们的五院》等六册纪念文集,那里有很多我们系友的英姿与妙语。
至于北大中文系办学业绩,这里仅提供几个数字,内行人一听就明白:1987年以来,中文系教师共获得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34项(第1届-第5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67项(第1届-第11届),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20项(包括全国优秀博士论文5篇,国家教学名师3人,国家级精品课程7门,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4项,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2007年北京大学中文系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按惯例,庆典大会上,应着重汇报成绩,可我不想多说。原因是,对于北大中文系来说,做得好,那是应该的;做得不好的地方,我们大都心里有数,正努力改进,不适合在这个场合谈。
我更愿意说说我们的招生与就业。因为,最近接受媒体采访,才发现社会上对北大中文系颇有误解,以为我们“生存艰难”。不久前,我回答《新京报》记者提问,特别提到:“托北大这块金字招牌的福,我们的本科招生情况很好。最近三十年,北大中文系没有扩招,一直稳定在80至100人,视每年考生水平而略为上下浮动。今年情况尤其好,最后录取了106人。本来我们在京计划招收5人,可录取线上共有27人报考,最终录取了13人。另外,北大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转专业,中文系每年转出去4—6名,转进来的则是10—15名。上世纪80年代,北大中文系学生中,各省市文科第一名的很不少;90年代以后,家长都希望孩子念能赚大钱的院系,中文系风光不再。可最近几年,情况又有变化,开始有各省市文科第一名报考北大中文系。今年我们总共招了四名各省市文科第一名,让很多人跌破眼镜。不是说第一名就比第二、第三好很多,那只是一个象征意义,代表社会上开始重新看好中文系。我稍做分析,成绩顶尖而愿意选择北大中文系的,大都是大城市的孩子。一是视野比较开阔,二是家庭相对富裕,故更多地考虑个人兴趣而不是就业前景。因此,我有个大胆判断:随着中国人日渐“小康”,中文系等人文学科,开始“触底反弹”了。
至于学生就业情况,大致如下:本科毕业生中,进入国内外研究院继续读书的,大约80%,另外10%到国家机关、学校、新闻出版单位工作,10%进入商业机构或回省就业;硕士毕业生中继续念博士的30%,进入机关、学校、新闻出版单位的50%,从事经营性业务或回省就业的占20%。博士毕业生中进入高校、研究院或做博士后研究的,大约65%。在各大学同一学科中,或在北大相近学科中,我们学生的就业情况比较理想。但即便如此,每年还是有若干同学未能如愿,若能有更多学长施以援手,那就更好了。
我们设想中北大中文系在学术界的位置——立足国内,沟通两岸三地,背靠东亚,面向欧美。不满足于在国内学界引领风骚,还希望在国际学界占有一席地位。这方面,我们借助举办国际会议及学术讲座、邀请讲学、互相访问、特聘与兼职等,让我们的老师有更多直面欧美主流学界的能力与机会。
需要“国际化”的,除了教授,还有学生。周其凤校长说,希望北大每一位研究生、本科生都有外出学习或参加国际会议的机会。这一点,台湾大学及香港中文大学都做不到,北大想做,有很大压力。我加了个注:到台湾、香港参加学术会议的也算,这就比较容易做到了。北大甚至让我们的博士生自己独立组织小型的国际会议,这点在国外大学也不容易做到(中文系今年获批一个项目)。另外,我们设计了“两岸三地博士生中文论坛”,明天正式开张。第一届我们主持,十九所两岸三地的著名大学轮流做东,邀请各自研究生前来发表论文并展开学术对话。以后我们的研究生每年都有各种“论坛”可申请参加,长此以往,他们会有比我们这一代更为开阔的学术视野。
说到北大中文系的国际化程度,不能不提及我们引以为傲的留学生教育。整个中文系学生,若按百年统计,留学生占9%,若按改革开放三十年统计,留学生占14%,至于目前在读学生中,留学生所占比例是23%。我说的是到北大中文系念学位的,不是那些单纯学汉语的。上次周校长到中文系调研,看到这个数字,很是赞赏。今天我们谈优秀系友,往往只看国内的;如果有一天,那些生活在异国的北大中文系系友作出了不起的成绩,我一点都不惊讶。
经常有人对北大中文系的教师及学生说三道四,这很正常,因为“驳杂”是我们的特色。只要把握好大方向,扶持那些值得且急需支持的学科、课题及学者,尽可能创造宽松的学术环境,不争一时之短长,不求步调一致,让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那样,才能出“有学问的思想”以及“有思想的学问”。不仅仅研究本专业的知识,还关注社会、人生、政治改革等现实问题,与整个国家的历史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这是北大中文系的传统,不能丢。
北大中文系有过阳光灿烂的日子,但也不乏坎坷和失落。这回之所以用心经营“百年系庆”,那是因为意识到这是一个历史机遇,抓住了,可实现大的突破。国家的中长期人才发展纲要,北大之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路线图,配合“北大人文基金”的创立、“人文学苑”的即将落成,再加上中文系同仁的不懈努力,“北大中文”是有可能重铸辉煌的。
此次大张旗鼓地操办系庆活动,邀请各位系友回家,看看日渐老去的恩师,看看日新月异的校园,看看多年不见的老同学,也看看像自己当年那样青春勃发的学弟学妹。不能说一点功利目的都没有,但确实是以联络感情为主。今天的纪念大会,不设主席台,免得梁山泊英雄排座次,引起诸多纠纷。舞台上空空荡荡,主角既不是你,也不是我,是“百年中文”。各位系友,或从政,或经商,或做学问,或搞创作,都不容易,也都各有创获。我们的目标是:尽最大努力,向系友致意,向成功的或不太成功的、得意的或不太得意的各位系友,表达我们感念的心情。
除了今天的大会,我们还有一系列活动,如“庆祝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百年华诞学生文艺晚会”、“中文教育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学术研讨会、“众声喧哗的中国文学——首届两岸三地博士生中文论坛”,以及从年初到年底陆续举办的十个不同专题的国际或国内学术会议。此外,我们还启动了两个高规格的系列讲座(“胡适人文讲座”与“鲁迅人文讲座”),并编辑刊行了六本纪念文集和二十册“北大中文文库”。之所以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还能做这么多事,除了本系同人的齐心合力,也得益于诸多系友明里暗里的帮助与支持。
此次系庆活动的目标是,增强与系友之间业已存在的联系;在今后的日子里,希望得到各位更多的关注与支持。组织这么大型的活动,我们缺乏经验,手忙脚乱,肯定会有许多思虑不周、举措失当之处,敬请各位系友海涵。
最后,请允许我代表北京大学中文系,感谢在座的各位系友——尤其感谢那些从外地专门赶来的系友,更感谢那些年迈且行动不太方便的系友,正是因为你们的光临,本次“百年庆典”才有可能获得成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