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0年10月13日 星期三

    那个叫凯瑟琳的女人

    林海东 《 中华读书报 》( 2010年10月13日   12 版)
    《个人历史——凯瑟琳·格雷厄姆自传》,[美]凯瑟琳·格雷厄姆著,苗萌、李媛译,中信出版社2010年8月第一版,定价:48.00元

        凯瑟琳·格雷厄姆,美国“新闻界最有权势的女人”——1963年,她正式接管《华盛顿邮报》时,这还是一份名不见经传的小报;1972年,她的报纸因深度揭露“水门事件”而扳倒美国总统尼克松,成为当世的不朽传奇。

        在这部获得普利策传记奖的作品里,这位率领《华盛顿邮报》度过五角大楼文件和水门事件等危机时刻的传奇女性,讲述了她自己的故事——这个故事因其所涉及的诸多事件以及讲述过程本身所体现的勇气、坦诚和高尚品格而显得非比寻常。

        凯瑟琳·格雷厄姆把她的自传命名为《个人历史》,很显然,这是一个低调的书名,因为这部自传不仅仅是一个女人的个人历史,也不仅仅是《华盛顿邮报》的历史,更是一部角度独特的美国近现代史。

        凯瑟琳·格雷厄姆所处的时代,从大的范围说,是美国近现代史上“大时代”频出的年代,从大萧条时代一直延伸到老布什时代。作为一个个体的人,经历这样的大时代,不能不被打上时代的烙印;作为一个大人物,大时代也同样会留下“这一个人”的印记。凯瑟琳就是这样一个“大人物”,甚至可以说,她的存在从某种意义上改变了美国历史的发展轨迹。她所拥有的工具,是一张被称为“主流大报”的报纸——《华盛顿邮报》。

        自传这东西,写起来不难,但要把它写得既坦率、真诚,又相对客观、公正,不为己讳、不为尊者讳,不溢美、不粉饰,而且又不是出自影子写手,这难度就相当大了。所以,当你读完这本700多页的自传时,你就会理解为什么它会获得普利策奖,也就会理解为什么它是一本常销的畅销书。这不仅仅因为《华盛顿邮报》的影响力,也不仅仅因为凯瑟琳以亲身经历披露了美国政治、经济、文化各界以及新闻业的诸多内幕与真相,更因为凯瑟琳的坦诚、自省的写作态度以及酣畅淋漓、行云流水般的行文风格。

        《个人历史》是一本内外兼修的好书——坦诚、自省的态度与平实、流畅的行文是其外,美国近现代史的内幕与真相是其内。书中那些耳熟能详的美国名字,不是凯瑟琳的亲朋好友,就是她的对手。作为一个大人物,凯瑟琳的视角与书中出现的众多大人物是平视的关系,这种平视的角度也决定了上至数位美国总统下至沃伦·巴菲特、杜鲁门·卡波特这些著名人物以什么样的形象和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这些人物在本书中的出现,令人不由得联想起海明威形容巴黎的一个词组——“流动的飨宴”。在这些错综复杂的人事关系中,你可以理解为什么《华盛顿邮报》具有今天这样的权威地位和影响力,也可以理解为什么“水门事件”的追踪报道可以把尼克松总统拉下马,更可以理解媒体是如何发挥它的能量,左右甚至改变美国这样一个国家的历史进程。

        对于“水门事件”真相的追踪报道,无疑是《华盛顿邮报》历史上登峰造极的一笔,它不仅创造了新闻报道的一种模式,还改变了美国的历史进程。在鲍勃·伍德沃德和卡尔·伯恩斯坦的书中,我们得以知晓记者们是怎么干的;在时任总编辑的本·布莱德利的自传中,我们得以知晓总编辑是如何决策的,当然,在他们的记述中,我们都可以看到老板凯瑟琳的支持。而在凯瑟琳本人的这部《个人历史》中,我们得以知晓作为老板的凯瑟琳当时面对着怎样巨大的压力,又是怎样在幕后坚定地支持记者和编辑们的。凯瑟琳把“水门事件”看成是她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事件,并且用两章的篇幅记述这一事件的真相及其影响——占全书的近十分之一。至此,我们得以知晓在整个“水门事件”的报道中《华盛顿邮报》内部的全貌。

        作为新闻从业者,我最感兴趣的部分是美国的同行们如何通过媒体这一工具以及他们的观点影响甚至改变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凯瑟琳在这部自传中详尽地记述了像《华盛顿邮报》这样媒体的老板们是如何运用个人关系与政治、经济、文化各界发生联系从而产生影响的,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掌握资源、利用资源”。凯瑟琳说,她想通过这本书“审视自己的人生,因为我的人生包含着太多出乎意料和不可复制的内容”。的确,正是因为这些出乎意料和不可复制,让我们对凯瑟琳望而兴叹。

        凯瑟琳自己在书中说过,“我不是一个骁勇善战的斗士,我讨厌争斗,但在别无选择的时候,我也有能力去战斗”,对于一个出生于钟鸣鼎食之家、被迫闯入新闻界并获得巨大成就的女人来说,这句话可能是一个最好的概括。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