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最大的教育出版商,培生的一举一动都引人注目。从去年5月收购上海乐宁教育到现在,在不足一年的时间里,培生中国已连续收购了三家英语培训机构,培生教育在中国最大的业务由教材出版变为了英语培训。业内人士指出,培生在国外有一整套成熟的教学产品,其中最重要的数字化教学产品、在线培训,在中国市场上基本还是空白。通过收购培训学校,把自己的产品植入它的教学体系中,才是培生真正要做的事情。可以看到的是,前些年,培生教育在中国的策略和大多数国外出版机构一样,主要是授权经营,业务大多是B2B的,即机构对机构。而现在,随着消费趋势的转变,培生正在努力改变,加大对终端用户的直接覆盖和服务。
看来,培生的对华业务发生了战略性的转折。这种战略性的转折基于什么而发生?培生感受到了怎样的消费趋势的转变?未来几年,基于新战略之上的培生中国的新商业计划又究竟是什么?9月,本报专访了培生教育集团亚太区总裁康默伦(Dugie Cameron)先生。
读书报:根据中国图书信息服务公司开卷的数据,中国零售图书市场增速持续放缓,今年上半年增幅更是跌落至1.97%,为十年来最低。有些出版人对中国图书市场的未来不是那么乐观,您对中国图书市场的判断是什么?
康默伦:回答这个问题,可能不能仅从图书的出版来看,而是要从整个教育的需求来看。我想说,中国整个教育的需求是非常大的,人们尊重教育,对教育的投入也非常大,所以,对学习内容的真正需求是非常大的,我们有很多东西要满足学生的关于教育的高需求。可能在中国,也许图书业增长不是很快,但是教育行业发展很快。所以,我们是从教育的角度来看中国图书市场的。
同时,我们对图书的出版有很强的信心,这完全取决于顾客需要什么。如果顾客需要单独的直接的图书,我们提供给他们;如果顾客需要数字化的产品,我们就给他提供数字化产品;如果顾客需要直接的图书加上我们的技术产品,我们就给他提供这样的学习方式。就像我们面前的笔记本,如果说这是一本教材的话,把这本教材加上在线的学习内容,或包括在线测试的系统,给需求者提供完全个性化的学习体验,这个产品是图书还是一个技术产品呢?我们称它为混合产品。
读书报:培生在中国的拓展一向以谨慎著称。就在去年以前,培生教育在中国最大的业务还是教材出版。在这一块业务当中,培生倾向于选择什么样的中国合作伙伴?到目前为止,有怎样的合作模式?根据我们的了解,培生与国内合作伙伴的合作模式是国外的出版社当中最多的。
康默伦:在中国,我们知道,只有选择成功的合作伙伴,我们才能做好我们的业务,所以,我们主要的选择标准,一是具有共同的价值观;二是我们对教育都有同样的事业心,相信教育可以改变世界;第三,我们的合作伙伴,即使在追求商业利益的同时,也应该更多地追求质量。我们倾向于选择跟我们有共同价值观、共同理念的合作伙伴。
我们和跟国内合作伙伴主要的合作模式有,合作出版、共同开发,还有改编,比如说,把我们国际上的内容根据中国的要求来改编,或者把中国的一些题材或内容,根据国外的要求来进行改编。现在,我们在发展出版数字化教学的时候,定制出版可能会有更大的机会。在发展数字化的领域里,在中国的合作机会也许大于我们在世界上的其他地方,我们会在这个地方多多地寻找,发现更多的合作模式。
读书报:2009年开始,自收购了上海乐宁进修学院、北京戴尔国际英语学校和华尔街英语后,英语培训成了培生教育在中国的最大业务,为何会进军英语培训,培生对华业务是否出现了战略性的转折?
康默伦:2009年确实不凡。进入英语培训市场,是因为我们想在英语学习、英语教学领域里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因为,过去我们是提供英语学习内容,但如果我们真正想在这个领域做一些事情,一定要介入到教学本身,包括教师、还有教学环境,这对我们来说,还是一个非常有回报的业务。我们的关键目标是要能够直接服务学生,同时间接地服务到老师。所以,你说的是对的,我们的战略确实发生了变化,我们是在全球角度上,进入到英语培训领域,这个战略始自于中国。过去,我们是提供内容,现在是提供英语学习辅导、英语学习培训,在中国开始的这些战略,正在扩大成为我们全球的战略,中国越来越成为我们战略的一个中心。我们收购了华尔街英语后,今年,我们收购了整个华尔街学院,全球的华尔街学院。
读书报:坊间评论,培生正在努力改变,加大对终端用户的直接覆盖和服务。从授权经营到B2C的业务模式,培生感受到了怎样的消费趋势的转变?
康默伦:确实,我们在中国的多项业务都在快速地发展,比如说语言学校,其实是一个零售的服务业。从这个行业里,我们看到了顾客的需求,我们的这些顾客要求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高,他们在选择一所语言学校的时候,不仅仅看有没有外教,还要求舒适安全的学习环境,最重要的,是能学习到东西。英语里边有一句话,零售业关乎细节,它的成功与否就是在于细节,我们要确保学生从进到学校教室的那一刻,直到走出来,所有的学习体验都是完美的。所以,我们介入到英语培训业,使我们从教材供应商变成直接的服务商,那么,无论是我们提供的内容、教师还是学习环境,我们都要做好,服务好。
读书报:接下来,培生在中国还有怎样的商业计划,寻求怎样的合作伙伴?
康默伦:未来的几年,我们可能要集中精力做三四件事情。第一,我们会集中服务最终的学习者,提供更多面对面的辅导。第二,我们要加快向数字化的转变,尽可能多地提供数字化的产品,提供学生所喜欢的数字化学习形式,还有产品形式。中国的年轻人对数字化产品的接受度非常高,我们要努力满足他们的需要。网络环境下,需求会越来越个性化,作为提供个性化学习的一部分,我们要加快提供服务。今年,我们在中国推出一个新的语言考试,叫培生英语考试,是全球第一个基于数字化的学术英语的考试,是能够帮助中国学生出国申请学位的考试,会给传统的纸介考试带来很多挑战。现在,全球已经有1800家教育机构认可这个考试,英国移民局也把这个考试当做移民的考试。服务,是我们另一个要加大力度去开放的领域。
读书报:我们注意到,培生经历了一个先多元后专业的发展过程,20年前的培生集团,还是一个包括出版、蜡像馆、主题公园、银行、电视制作等多方面业务的传媒集团,现在的培生,是一个全教育集团。现在的中国出版界,“多元化”还是“专业化”是大家非常关注的问题,培生为什么会经历一个先多元后专业的发展过程?作为内容生产集团,“多元化”还是“专业化”有利于出版集团的做大?
康默伦:我个人的观念是多元化有利于集团的做大。在教育领域里,多元化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无论是想解决学生个人还是一个学习机构,或者是政府的学习方面的问题,仅有内容远远不够,还必须有其他领域里的一些支持。一个内容的提供者,不仅要有内容,还要有技术、测试等,我们可以把这几个东西结合起来,提供独特的解决方案。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在内容结构上走向多元化的原因,我们拥抱了技术拥抱了测试,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学习。二十年前,在我们刚加入培生的时候,教育所占的销售额是我们整个集团销售额的15%。二十年前的时候,我们的胜利非常有趣,我们在法国拥有红酒酒庄,在英国拥有蜡像馆,在中国拥有做陶瓷的一个企业,同时还拥有银行,我们整个的胜利非常的匪夷所思,非常的有趣。到今天,培生教育已经占据了整个集团70%的营业额,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是一个非常专业化的公司。从整体来说,我们认为我们所从事的全是教育工作,无论是我们的《金融时报》还是我们的企鹅出版公司,无论是信息还是给大众的读物,都是最广义的教育。我们专注于教育这个领域,可是我们的产品会是多元化的,牵扯到内容的提供,也可以评估他们,给他们标准化的答案。我们希望通过教育,帮助人们提高个人的能力,过上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