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安阳西高穴二号墓墓主是否汉末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操存在激烈争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墓葬中没有发现可以证明墓主身份的墓志和印章,却出土了铭刻着“魏武王”隶书字样的几块石牌和一件石枕。在肯定派的眼里,“魏武王”这三个隶书字是确定西高穴二号墓为曹操高陵的铁证。在否定派眼里,“魏武王”这三个隶书字是伪造者露出的破绽,反而证明西高穴二号并非曹操高陵。
8月30日《光明日报》刊登范子烨先生的文章《“魏武王”:曹操高陵的铁证》。作者从历史文献的角度,援引(含转引)晋孙盛《魏氏春秋》、晋常璩《华阳国志》、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南朝宋沈约《宋书·五行志》、唐杜佑《通典》等一系列中古时期的典籍,其中都有“魏武王”的称谓,从而总结说:“显而易见,‘魏武王’乃是当时的人们对曹操的一种流行称谓。”
笔者注意到,范文援引的典籍属于晋唐期间的。因此,范文所谓的“魏武王”乃是当时人们对曹操的一种流行称谓,这里的“当时”只能是晋唐时期,包括不了三国时期,更甭说汉末。换句话说,用晋唐期间典籍有“魏武王”的称谓,不能证明西高穴二号墓发现的石牌和石枕上的“魏武王”是合情合理的,是指曹操。
曹操生时的爵位,先是魏公,后“天子进公爵为魏王”。(《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曹操死后的谥号,先是武王,后是武帝。东汉建安二十五年正月庚子曹操病逝于洛阳,二月丁卯安葬于邺城西高陵,总共二十八天。三月改元,称延康元年。十月曹丕代汉,国遂号魏。十一月,魏文帝曹丕追尊曹操为魏武帝。曹操的谥号武王使用的时间很短,只有十个月。正像有的学者指出的那样,在这短短的十个月中,对曹操的称呼只能是“武王”,绝不可能是“魏武王”。
司马光《资治通鉴》使用爵位谥号非常严谨规范。建安十八年五月,汉献帝封曹操为“魏公”。在此之前,司马光《资治通鉴》记事直呼曹操之名,如建安十八年,“春,正月,曹操进军濡须口。”在此之后,《资治通鉴》记事改称“魏公操”,如建安十八年七月,有“魏公操纳三女为贵人。”建安二十一年五月,朝廷进魏公操为王。该年五月以后,《资治通鉴》凡记曹操事,一律改用“魏王操”。如这年十月,“魏王操治兵击孙权”。“魏王操”这个称谓一直用到曹操病逝前夕。《资治通鉴》用“武王”的谥号称曹操只有两处:一是“黄初元年,春,正月,武王至洛阳;庚子,薨。”再是“二月,……丁卯,葬武王于高陵。”以后,再称曹操,就是“魏武帝”或“太祖”了。
然而,范文说:“曹操去世后,谥号武王,所以由魏公到魏王,再由魏王到魏武王,这种称谓的变化是很自然的事,何必要等到曹丕称帝后才能冠以‘魏’字?”又说:“曹操于建安二十五年正月在洛阳病逝,二月丁卯,葬于高陵。魏武王的称谓应当是在下葬前的一个多月内(此处作者误算,曹操病死到下葬仅二十八天)由汉献帝赐给的,因此,出土文物上‘魏武王’这三个字,恰好是西高穴村东汉大墓为曹操高陵的铁证。”
笔者认为,范文的推论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在于作者不了解汉代礼制和谥法,全凭主观推测所致。魏公、魏王是曹操的爵名,显名,生时所用;武王是曹操死后的谥号,冥名,死后所用。有了冥名,显名就不再用。二者混用,称“魏武王”是对死者的大不敬,违反礼制。这个问题已有专家指出。再从谥法上说,唐张守节《史记正义·谥法解》:“惟周公旦、太公望开嗣王业,建功于牧野,终将葬,乃制谥,遂叙谥法。谥者,行之迹;号者,功之表。”根据人物的行为业绩,赐予相应的嘉号是谥法的基本原则。曹操一生,平定黄巾,讨伐诸侯,汉献帝认为符合“克定祸乱日武”的规定,所以赐给曹操武王的谥号,以表彰他为维护汉室立下的赫赫武功。这正是曹操死后至曹丕代汉之前,史书记载当时对曹操只称“武王”,而不称“魏武王”的真正原因。曹丕代汉,国遂号魏。曹操是魏国的实际缔造者,立下开创江山的赫赫武功。这才出现了“魏武王”、“魏武帝”的称谓。“武王”和“魏武王”的含义大相径庭。曹操葬品中出现“魏武王”的字样,不合时宜。所以,“魏武王”难成曹操高陵的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