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不仅如韩愈所说是以教师自况来“传道授业解惑”的,而且他对自己的期许是好学,以“活到老学到老”的固执体现了教学相长的精神。孔子的思想是开放的、宽广的,即使孔子没有直接教育我们,我们也可以从他那里得到很多启发。这正是“尊师日”的内涵:我们不仅尊敬学校里教过自己的老师,也尊敬每一位对自己的知识有所扩展、智慧有所提升的人,像父母、长者、古人、朋友或当代的大师大德。
即将到来的西历9月28日是一个非同寻常的日子,因为这一天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诞辰。近些年来,许多人士和组织都在呼吁将9月28日改为教师节。在200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执事委员年会上,一位大使提到如何尊重教师的问题,有人建议可以比照哲学日的办法,由教科文组织主动要求在世界各地定期举行尊师活动。杜维明先生以主讲人的身份发言:孔子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巨大贡献主要在教育方面,如果要设立一个教师节,应考虑孔子的诞辰。现在除了中国大陆以外,文化中国各地都把9月28日当作教师节,连美国众议院也在2009年2月29日通过决议,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认同孔子的贡献。我们不反对为了配合开学的行政考虑规定9月10日为教师节。但我们觉得把9月28日当作“尊师日”意涵更广泛、更深刻。毫无疑问,孔子是一位教师,一生培养弟子无数。但他不是职业化意义的教师,他的教育是人文化成,是人格(身心灵神)整体的修炼,目的在引导人的生命提升。所以,“尊师日”不只是“尊孔日”,而是通过对孔子的认识和体悟,以发挥尊师重道的普世价值。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1948年提出,有史以来对塑造人类文明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有四位:苏格拉底、孔子,释迦牟尼和耶稣。其中两位是宗教的创始者,苏格拉底和孔子则是教育家。不同的是,苏格拉底所代表的雅典城邦文明,其受教育的人群仅限于公民,占总人口不超过10%。只有孔子,才真正实现了完全的平民教育、平等教育。本来周代的教育是贵族式的教育,学在官府;孔子则把官学变为私学,使各阶层的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所谓“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束脩是简单的礼物,不是入学的门槛,所代表的是对夫子的尊重,由此就可见孔子教育的普遍性。孔子还提出“有教无类”的思想,他的门生从事着各种工作,比如子路算是武人,冉有是季氏的管家,而子贡则是商人、使节。至于贫穷如箪食瓢饮的颜回、隐逸如欲逃汶上的闵子骞、身陷囹圄的公冶长,都是夫子的得意弟子。因此,相比其他三位,孔子更能体现师道的全副内容。
不仅在教育模式上,孔子思想本身的开放与宽广,也是对师道、对文教的精确的诠释。韩愈《师说》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孔子作为万世师表,留给后人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即由内及外的人文化成之道。第一,从内在性来说,孔子的思想极具创造性,是一种内发的动力。他自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然而“述”中具有强大的创造力。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在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中汲取灵感,以图维新。这种继承中的创造更具有挑战性,其困难也更大。其中最具有创意的是他在对仁与礼张力的思考中,提出了“为己之学”。“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为己之学认为我们学习的目标是成就自己的人格,是一种自我的修养。充分自我实现之所以可能,是由于人性本善。孔子虽然没有直接说性善,然而“人之生也直”(《论语·雍也》)即包含了性善的意思。“我欲仁,斯仁至矣”也是肯定每个人自身就具有成就君子人格的内在资源。我们今天的“仁”字,左边是人,右边是二,所以许慎解释为“从人二”,于是仁似乎仅仅具有人际关系的意义。但郭店楚简中的“仁”字写法,上面是“身”字,下面是“心”字,这就说明先秦儒家认为仁主要是一种内在的德性,与自己的身心有关。当然,这种为己之学不是个人主义,而是强调个人在成就自身中的主体性意义。但每一个人都是关系网络的中心点。主体性和社会性是相辅相成的。
第二,从社会性来说,主体性本身就意味着一种担当和责任,所以孔子有着强烈的政治担当感。“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论语·阳货》),他不是遁世主义者,也不是末世主义者,而是对人类怀着极大的热情与信心:“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论语·微子》)。而且,他的人文关怀不仅仅限于当时的华夏,因为那时出现的“天下”概念已远远超出中原地区的范围。孔子曾经想去九夷居住,那是被人们认为极其落后的地方,他却说“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可见,夷狄在孔子那里不仅仅是种族的概念,而且更多地具有文化的意义。人们常举“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来说明孔子的民族歧视,这是极大的误解,实际上这句话的意思应当是:“夷狄尚且有君主,哪像我们华夏君不君臣不臣的呢!”另外,有人批评,认同社会等级的儒家文化使得中国没有开发出市民社会;不过爱德华·希尔斯,芝加哥大学社会思想委员会教授,曾明确指出,孔子是市民社会(civil society)的倡导者。英文的“civil”,其含义有三:一是文明而不是野蛮;二是文而不是武;三是民间而不是官方。这三个含义都包含于孔子的文教之中,而且希尔斯教授认为,孔子这一价值取向实是人类文明史中的首创。
第三,从历史传承上来说,孔子虽然有入世的愿望,但同时有强烈的批判意识,从而面向未来,致力于整个人类文明的传承。孔子删《诗》、《书》、订礼乐,损益三代,整理以往的文化,正是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尧、舜、禹三代的理想也是为改正当下的现实。正因为礼坏乐崩,他才力图恢复周代的雅乐,使人能够受美、善之溉泽滋润,成就自我,乃有“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论语·子罕》)之说。可惜的是,当时的社会、国君并不能接受他的学说。孔子并不以此为意,因为他高瞻远瞩,既竭力转化现世,也把目光投向未来。而且由他发起、经由孟子宣扬的士的人格和“以德抗位”精神,也深刻影响了后世。比如《春秋》,孟子说“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孟子·滕文公下》),可知这寄托了孔子对现实的批判以及对于未来的期望。
最后,从根源来说,孔子不仅体认到内在的“仁”,还体认到超越的“天命”。这是创造性的飞跃,是人作为宇宙大化的“共同创造者”(co-creator)参与了天地万物的创生过程。孔子从天道出发,来面对社会人生的种种问题,这就是根源的正道,是儒家的信念。面对匡人的围困,他说“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论语·子罕》);面对桓魋的暗算,他说“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论语·述而》)。以“斯文”自任是来自于对“天命”的信心, 而这种对超越的“天命”的理解,反过来又是对内在的“仁”的体察。孟子的“尽心知性知天”可以说是发挥了这一思想。
由上面几点,可以看到孔子不仅如韩愈所说是以教师自况来“传道授业解惑”的,而且他对自己的期许是好学,以“活到老学到老”的固执体现了教学相长的精神。孔子的思想是开放的、宽广的,即使孔子没有直接教育我们,我们也可以从他那里得到很多启发。这正是“尊师日”的内涵:我们不仅尊敬学校里教过自己的老师,也尊敬每一位对自己的知识有所扩展、智慧有所提升的人,像父母、长者、古人、朋友或当代的大师大德。由此,对于“尊师日”的形式,也有两个方面需要注意。第一,“尊师”的对象并不仅仅局限在学校里的老师。“圣人无常师”,在我们的生活中,一定有许多影响过我们的人,他们或给我们以德行的模范,或给我们以精神的启迪,这些人都是我们的老师,应当作为老师而受到尊重。以孔子作为师道的代表,并不是只看重儒家,对于佛教的大德、道家的真人,兴都教的圣哲,犹太教的长老,基督教的神父,伊斯兰的导师等等,只要给我们新生命,为我们创造人生的意义,就应当受到我们的尊敬和爱戴。第二,“尊师日”的形式也是不拘一格的,不必刻意规定什么敬师模式,完全由个人或群体自由决定。关键是尊师重道的心意,以及师友互相激励的良性循环,达到这种整体的氛围与规范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可以说,孔子以其光辉的德行与影响,获得了世界范围内人们的尊重。有鉴于此,我们倡议在9月28日设立“尊师日”,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使“尊师日”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成为文化中国、儒教文化圈乃至全球各地的一个有深刻意义的节日。
(本倡议书由鲁鹏一和谷继明根据杜维明先生口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