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5年04月16日 星期三

    贝家花园与“驼峰航线”

    《 文摘报 》( 2025年04月16日   05 版)

        贝熙业在办公室的复原图

      今年是伟大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我们不会忘记法国友人贝熙业在我们国家和民族危难之时,冒着生命危险开辟出的自行车“驼峰航线”。

      白求恩的惊叹

      1939年初夏,深受药品短缺困扰的白求恩,在晋察冀根据地的一家后方医院检查工作时,突然发现药架上摆着一些连上海、香港都很少见到的德国拜尔公司生产的贵重药品。医务人员向惊讶不已的白求恩解释说,这些药品是北平的一位法国医生送给八路军的,后续还会不断有更多的药品运到。这让白求恩异常激动。

      给晋察冀根据地军民运送珍贵药品的法国医生名字叫让·奥古斯坦·贝熙业。

      贝熙业生于1872年,法国博尔都大学医学博士毕业,擅长普通外科。1912年,贝熙业携家眷来到中国,开启了在这个东方古国长达40多年的生活历程。

      贝熙业先是在法国驻华公使馆任医师,后在东交民巷开设医院。他还担任过北堂医院院长、燕京大学校医、震旦大学医学院院长等职。医术高超的贝熙业,不仅为袁世凯、黎元洪、徐世昌、曹锟等人治过病,更为无数平民百姓解除了病痛。出于医生的人道主义精神,他在治疗这些弱势群体的时候,通常只收取一点象征性的报酬,对于赤贫者则常常是分文不收。

      据后人回忆,当时贝大夫的医院门口搁着两条大板凳,看病的人分两边坐下。一边是抱孩子的,另一边是不抱孩子的,抱孩子的优先。富人们失去了特权,渐渐地就不来了,贝熙业这里就只有穷人来看病了。

      贝家花园

      1923年,贝熙业的女儿染上了肺病。贝熙业深知清新的空气更有利于肺病患者的康复,经过一番考察,他选中北京城西北方向阳台山的一片山场,修建了一座山庄。

      贝熙业看中的山场原是北安河闵家的私产,位于北安河村东南,阳台山北麓鹫峰脚下,紧邻着妙峰山古香道。山场的地势从东向西,层层升高,形成梯田状。这里林木苍翠,奇石林立,景色秀丽。贝熙业与闵家签订了99年的租期,投入巨资建起了山庄,附近村民称其为“贝家花园”。

      贝家花园以欧洲古罗马城堡式结合中式建筑风格而建,全园由3组建筑构成。园门外为一座三层西式石砌城堡,城堡坐西朝东呈四方形,正门上嵌有石匾额一方,上书“济世之医”四字,是当地村民感谢贝熙业为民治病而赠送的。

      勇者无畏

      1937年7月7日,全面抗战爆发后,贝熙业开始组织法国使馆医院的医疗力量,率领一大批法国以及其他各国自愿前来的医官和护士,加入了中国红十字会北平分会,为受伤的中国官兵提供医疗支持。很快,北平城里的红十字会医院就挤满了负伤的抗战将士。

      1937年11月7日,晋察冀军区成立之后,根据地迅速扩大,抗日军民对医药物资的需求也日益急迫。但在敌伪的严密控制下,中国人在购药时,都会受到盘查,数量上也被严格限制。当时,能批量购买医药物资,并且在出城和通过沿途大小关卡时不被搜身的,只有少数享有外交豁免权的欧美人士。

      1938年春,中共北平地下党黄浩工作组的负责人黄浩,专程拜访了贝熙业,询问是否能帮忙往晋察冀根据地运送一些药品和医疗器械。贝熙业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贝熙业的别克轿车是当时北平十分稀罕的私家车之一,这辆轿车经常携带药品从城里开往郊外。车子从大甜水井胡同出发,经过西直门岗楼,穿过海淀镇、温泉镇,一路上要经过多个日军关卡。尤其是日军在温泉镇修筑的“胄乃城”,扼守城内到西山的交通要道,无论昼夜,过往人、车都要经过层层盘查搜索。

      通常,日军并不会为难插着法国国旗、坐着法国医生的汽车,可一旦发现有帮助中国军民抗日的证据,无论是什么身份都难逃一劫。贝熙业当然知道其中的危险,但从未推托过。在长达几年的时间里,一批批药品,经贝家花园转交给游击队,再翻过妙峰山,最终送到平西抗日根据地和晋察冀边区的战地医院。

      贝熙业司机的儿子梅洪崐,曾回忆道:“我爸爸拿着药,贝大夫坐到车后边,坐到椅子上大大方方,有日本人的汽车通行证,所以哪儿都能去。后边那后备箱里头啊,装满了这个名贵的西药。那样运药,我记得起码有十几回。”

      真正的朋友

      随着战争规模不断扩大,日伪加紧了对汽油的控制,贝熙业的别克轿车开不成了。此时,贝熙业已年过七旬,他开始骑着自行车运药,每次都要驮着几十斤重的药品,沿着坑坑洼洼的土路前往阳台山。如果从协和医院算起,经过西单、新街口,再从西直门出城,直到抵达阳台山脚下的贝家花园,单程就在40公里以上。这是一条用勇气和毅力筑成的生命之路。

      这条运送医药物资的交通线,被后人称之为晋察冀边区的自行车“驼峰航线”。贝熙业在这条“驼峰航线”上,不分寒暑,奔波跋涉了数十次。

      除了往根据地送药之外,贝家花园也成了地下党进行联络和情报传递的交通站,“贝家花园”的看房人王岳川就是地下党交通员。贝熙业还给了交通员一面法国国旗,用以充当掩护。贝熙业也在这个“交通站”里为八路军伤员做手术,甚至有时他直接在北安河与阳台山一带,给轻伤员做包扎。

      1944年夏秋之交,法国被反法西斯盟军解放,后加入同盟国对日本宣战。贝熙业变成了日本“敌对国”的公民,受到日寇严密的监视,甚至一度被送进了集中营,秘密运输线就此中断。好在日寇没能蹦跶太久,1945年8月就宣布投降了。

      贝熙业曾这样描述过自己在中国度过的岁月:“几十年的生活,我早就把中国当作第二祖国,把中国人当成我的朋友。作为一个从法国来的客人,我觉得我已经为中国做了很多事情。我的财富都在中国,我的情感更是在中国。”

      (《新民晚报》4.6 胡杨 茅子芾)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