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5年04月02日 星期三

    日本米价居高不下暴露其制度性缺陷

    《 文摘报 》( 2025年04月02日   07 版)

      一段时间以来,日本多地“米荒”继续上演。超市货架上,大米价格像“坐了火箭一样直线上升”。日本政府此前宣布紧急投放储备米以抑制米价的效果并未显现,大米价格仍在攀升。这场“米荒”让日本普通民众生活压力倍增,引发社会担忧。

      诸多因素共同导致现在日本大米价高且供应不足的状况。日本农业经济学者小川真如分析说,酷暑天气、台风灾害等极端天气频发,部分导致日本大米减产。同时,日本市场上对于大米的需求量相对往年也有所增加。

      根深蒂固的水稻“减反政策”,暴露出日本农业体系制度性缺陷。二战后受美国影响,日本人饮食结构逐渐变化,大米需求量下降,导致大米价格下跌,日本农业协同组合(以下简称“农协”)和日本农民的利益受损。随后,农协和农林水产省推出了备受争议的“减反政策”,即通过限制水稻耕种面积以维持大米价格,保护农民收入。相关资料表明,农协在日本全国拥有1026万会员,几乎覆盖所有在册农民,常规业务包括农产品购销、农业经营指导、农资供应、信用保险等,在日本拥有巨大的“政治捆绑”能力。

      因“减反政策”存在很多问题,2018年日本废除了该政策。但农协的影响力依然很大。在农协推动下,日本常年对进口大米征收778%的关税,并严格限制进口,以保护本地农民的收益。日本《读卖新闻》评论称,即便“减反政策”已被废除,但政府还会继续预测大米的需求,并根据需求制定各地大米的生产标准,同时继续对不种大米、改种小麦和大豆等其他作物的农民发放补助金。

      佳能全球战略研究所研究员山下一仁曾在改制前的日本农林水产省工作,出版了《食品安全保障的研究》一书。他表示:“农民将兼职所得,相当于农业收入4倍的钱,存入农协银行。对农业失去兴趣的农民将农地转作其他用途,或出售农地转作住宅用地,赚得的钱也会存入农协银行。如今农协拥有存款量超过100万亿日元的巨型银行。这样的组织参与政治活动,可以通过高米价和‘减反政策’来实现其目的。”山下一仁认为,从去年夏天开始持续至今的大米供应不足和价格高涨问题,其根本原因是“减反政策”遗毒。如果彻底根除“减反政策”,日本一年能生产约1000万吨大米,远超日本每年的大米消耗量700万吨,还可以富余300万吨用于出口。

      (《人民日报》3.28 朱玥颖)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