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育是“想象力的自由游戏”
周宪在2025年第1期《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上说,审美具有游戏性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在中西美学和美育的悠久传统中,广泛存在着游戏性追求。游戏不但是审美的本质特征,也是美育的教学取向。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以及大国之间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多年来所形成的刻板教学模式亟待改变和重构。让美育回归游戏性,是美育教学有别于知识型规范教学的有效路径,也是应对当前本土教育问题和注意力贫困、提升学生创造力,发展全面健康人格的一个策略。
“作风”源流考
韩冬阳在2024年第5期《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上说,现代汉语“作风”源于日语,其最初词义是“作品风格”,后来由于电影行业的发展和社会政治的变化,逐渐转移为“(思想上、工作上和生活上)表现出来的态度、行为”。“作”的词素义由原来的“作品”转为“做事”,“风”的构词能力得到提升。一些辞书中的“作风”词条释义尚有不足之处,需进一步完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应适时补充“作风”词条的示例,《近现代辞源》和《汉语大词典》应调整义项顺序,使用时间更早的书证。另外,《辞海》应补充“作风”词条,并准确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