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5年03月26日 星期三

    三国时代的“军师”

    《 文摘报 》( 2025年03月26日   05 版)

      古装电视剧中的“军师”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无论是日常政务,抑或是在战争期间,军师都享有很高的话语权,可谓团队中的灵魂人物,如刘备的军师诸葛亮、宋江的军师吴用。尤其是《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甫一加入,就后来居上,成为仅次于刘备的二号人物。不过,这毕竟是小说中的说法,历史上的“军师”是否也有这样的地位和影响力呢?

      “军师”源于曹操幕府

      “军”“师”连用之始,本指“军队”。据《后汉书》卷7《孝桓帝纪》记载:“方今淮夷未殄,军师屡出,百姓疲悴,困于征发。”按照先秦时期的军队编制,12500人为一军,2500人为一师,“军”与“师”是古代军队的两个最高单位,因而“军”“师”连用往往指称“军队”。不过,“师”的含义更加丰富,姜太公与孙膑曾分别被周文王与齐威王“立为师”,而他们“师”的身份,的确能够为主君出谋划策、参谋军事。

      真正意义上的“军师”,诞生于曹操的幕府之中。据《三国志》卷46《孙坚传》裴松之注引《会稽典录》记载:“初曹公兴义兵,遣人要喁,喁即收合兵众,得二千人,从公征伐,以为军师。”周喁能够领兵,备受曹操信重,其所任“军师”自然不是虚衔。此后,军师便在曹操幕府中拥有了独特地位。长期担任“军师”一职的是曹魏重臣荀攸。荀攸出身于颍川荀氏,少有才名,闻达于中原,符合军师对名位的要求;更关键的是,他足智多谋,屡献奇策,因而备受曹操器重。

      随着曹操权势越来越大,其幕府中出现了更多的军师:荀攸转为中军师、钟繇为前军师、凉茂为左军师、毛玠为右军师,皆是掌握实权的肱骨重臣。此外,曹操另设有军师祭酒、军祭酒、军谋祭酒等职位(学者张耐冬认为曹操可能受邓禹设军师、祭酒一事启发)。谋士郭嘉曾任军祭酒(一说“军祭酒”即“军师祭酒”,存疑),地位虽不如荀攸,但也为曹操出谋划策,发挥出了“军师”的作用。

      在内谋划 在外监军

      除了自己的幕府,曹操还向其他人委派过军师。据《三国志》卷23《杨俊传》记载:“(杨俊)迁南阳太守。宣德教,立学校,吏民称之。徙为征南军师。魏国既建,迁中尉。”征南军师,即征南将军曹仁的军师。杨俊是丞相府出来的人才,曹操让他做曹仁的军师,是不是打算在军中安插耳目呢?其实不然。且不提曹操对曹仁有多信任,杨俊此前担任的正是南郡太守,且政绩突出,“吏民称之”。而南阳一带,又经常发生叛乱,显而易见,曹操此举是为了让曹仁能在南方前线安心部署。有杨俊稳定后方,曹仁也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曹操在世时,类似情况只此一例,算是特事特办。至曹魏后期,高级军府中设立军师却已成为常态。如赵俨为征东大将军军师,徐邈为抚军大将军军师,杜袭、辛毗都担任过曹真和司马懿的军师。这一时期的“军师”,即高级参谋,是将帅的重要谋主。不过,随着“曹马之争”的序幕缓缓拉开,“军师”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又《三国志》卷25《辛毗传》里说,诸葛亮北伐后,魏明帝虽以司马懿为主帅,却不完全信任他,于是又起用了老臣辛毗。辛毗是魏文帝曹丕的心腹,曾暂代军师一职,此次重操旧业,还有新的任务,那就是节制司马懿。裴松之注引《魏略》说,辛毗是司马懿的军师,名义上是辅助他,参谋军计;但因为他持节而来,代表的是魏明帝,所以司马懿“每屈于毗”,不得不受制于他。诸葛亮卒后,辛毗随即返回朝廷,复为卫尉,表示此次出任依然为临时任命,以军师之名发挥出了“监军”的作用。

      在特殊情况下,军师还能便宜从事。伐蜀之战中,卫瓘“以本官持节监艾、会军事,行镇西军司”。卫瓘本官是廷尉卿,但凭借“行镇西军司”,却能监督邓艾、钟会的军事行动。这里的“军司”即“军师”,乃晋人避司马师(晋武帝司马炎的伯父)名讳而改。镇西将军钟会欲谋反,与卫瓘合谋收押邓艾,但作为监军的卫瓘能够约束诸将,代行军事;加之钟会行事不密,最终被卫瓘反杀。

      诸葛亮不算“军师”

      蜀汉政权也曾设立“军师”,如中军师刘琰,前军师魏延、杨仪,后军师费祎等。这些军师的头衔很高,尤在本官之上。比如诸葛亮弹劾李严时,群臣附议,名单中有“行中军师车骑将军都乡侯臣刘琰”与“使持节前军师征西大将军领凉州刺史南郑侯臣魏延”,刘琰、魏延的军师头衔位于最前列,不仅是因为“军师”代表着荣誉和地位,也与他们在诸葛亮府中任职有关。

      事实上,自诸葛亮开府后,蜀汉才有军师出现。而在刘备执政时期,蜀汉并没有设立过“军师”。历史上的诸葛亮虽然不是“军师”,但权力可不小。刘备定荆南四郡,使诸葛亮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供自己在前线“足食足兵”。待刘备入蜀,诸葛亮与关羽镇守荆州,处理日常政务。不过,诸葛亮的“特权”并非来自于“军师”二字。成都既定,诸葛亮署左将军府事,“常镇守成都,足食足兵”。诸葛亮以“署左将军府事”的身份总览左将军府诸事,甚至有资格干预益州内部诸事,刘备给予他的特权,正是通过这一任命才具象化的。这与“军师”其实没多大关系。

      (《北京晚报》2.6 严保港)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