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影《哪吒2》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正式上映,有关“急急如律令”等台词如何翻译的问题,也成为网友们热议的焦点。
“急急如律令”的源头,最早可追溯至汉代公文用语。当时,“如律令”或“急急如律令”常被用在公文结尾,传达出“立即执行命令,如同法律般不可违抗”的严肃指令。此后的千百年间,随着道教文化的传播,“急急如律令”逐渐广为人知。
在此前上映版本中,“急急如律令”被直译为“Be quick to obey my command”,是“快速听令”的意思。虽意思比较贴切,却无法充分体现独具的命令性与咒语的神秘感。如今,有网友“脑洞大开”,想出来“fast fast biu biu”这句兼具趣味性与节奏感的语句。不过也有人指出,这句虽能让国人看后会心一笑,却很可能让海外观众看完后不明其意。还有网友主张,不妨直接音译,让海外观众接受原声咒语。
这些“推敲”固然各有道理,只是决定一个表述的具体译法时,也不能只盯着眼前的“一城一池”,还要通盘考虑。文化产品出海时,既要照顾到海外受众的认知方式,也要保留一定的文化特质。在这一点上,此前《黑神话:悟空》等作品作出了不少有益探索。不少玩家对“孙悟空”这个中国文化形象产生认同,继而产生系统化了解《西游记》这部名著,了解儒家、道家等中国文化的学习冲动。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很多博主也纷纷上线,向粉丝们科普“金箍棒”“大闹天宫”等异质性词汇背后的故事。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2.17 任冠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