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5年02月26日 星期三

    “我国人口红利仍在延续”

    《 文摘报 》( 2025年02月26日   01 版)

      网上有人说,老龄化加快,社会正面临“未富先老”的挑战,人口红利已经见底。我想知道,咱们国家的人口红利还能不能延续?经济发展和个人生活是不是都要受影响?将来我们给长辈、给自己养老,会不会“压力山大”?——人民网网友

      寻求答案,不妨先着眼其中的两组关键词,厘清人口与红利、“富”与“老”的辩证关系。

      我国数十年的快速发展无疑得益于劳动力丰富。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红利、改革开放的政策红利,更是根本原因。人口发展,既看数量,也看质量。随着教育水平、国民素质显著提升,人口红利非但没有消失,反倒为人才红利打开了增长空间。

      同理,人口红利不仅要看增量,还要看存量;不仅在于“新生代”,也在于愈发给力的“老一辈”。曾经,人们还担心老年人跟不上信息时代的节奏。转眼间,一批老年人刷起了短视频、爱上了网购,甚至自己当网红、做电商,破次元、火出圈。1.7亿中国老年网民为互联网注入新活力,人口红利的延续效应,不容小觑。

      “老”,未必是“富”的阻碍。中老年文旅年消费超7000亿元、在线教育人群约3500万、马拉松参赛者逐年增加……身边事、大数据都在表明,亿万“银发族”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个巨大的潜在市场,完全可以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社会发展的机遇。人口有存量、有质量,银发力量支棱起来、老当益壮。释放新红利,可期亦可及。

      (《人民日报》2.24 刘念)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