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是我国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纳税人覆盖绝大部分经营主体,与社会大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近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法》,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
作为我国第一大税种,增值税在全国税收收入中占比超三成。数据显示,2024年前11个月,中国增值税收入约6.12万亿元,占税收收入的37.82%。具体看,增值税对货物、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予以征税,并采用“上征下抵”的征收机制,可在保障税款征收的同时,有效避免重复征税。
由于与企业销售收入“挂钩”,增值税对广大经营主体的政策效应强,增值税留抵退税、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等政策,在支持企业创新研发、推动中小企业做大做强、鼓励重点行业发展等方面作用显著。“增值税法的通过,巩固了近年增值税改革的成效,有利于增强税制确定性、稳定预期、提振信心,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成果。”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副院长李旭红说。
在规范征收管理方面,增值税法明确增值税由税务机关征收,进口货物的增值税由海关代征;要求公安、海关等相关部门与税务机关建立增值税涉税信息共享和工作配合机制,为税务机关及时获取增值税征收信息提供保障。此外,增值税法首次专门规定了发票管理制度,提出要积极推广电子发票,推动增值税征管从“以票控税”转向“以数治税”。
税收优惠关系到经营主体的发展活力和投资动力。增值税法对税收优惠政策进行具体规范,有望对广大经营主体带来多种利好。增值税法规定,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务院对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扶持重点产业、鼓励创新创业就业、公益事业捐赠等情形可以制定增值税专项优惠政策,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国务院应对增值税优惠政策适时开展评估、调整。增值税法还对免征增值税项目进行了明确,包括民生相关的农业生产、医疗服务、教育服务、育养服务等。
自2019年试行以来,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大幅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激发了市场活力。不少业内人士和企业负责人认为,增值税法完善了留抵退税制度,有利于稳定经营主体预期。
(《人民日报海外版》1.16 汪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