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取暖,古今皆需,但形式各异。当今时代,取暖费如同每月的账单,按时缴纳给供热公司,而古代的取暖,则是一番别样的景象。
古代官员的俸禄,不仅包括俸银和禄米,还有一项特殊的收入——柴直银,这是朝廷为官员们冬季取暖而特设的补贴。每当秋去冬来,朝廷便开始发放木炭,这一传统早在宋朝便已成形。彼时,木炭的发放量按照官职的高低而定,上至宰辅重臣,下至地方小吏,均有所得,只是数量悬殊。宰相和枢密使等高级官员,每年冬季可领取到两百秤木炭,换算成今天的重量,足有四千斤之多;而普通官员则根据品级递减,从百秤到十秤不等。
到了明朝,取暖费的形式发生了变化,从实物转向了货币,被称为“柴薪银”。清代,尤其是乾隆年间,取暖费的数额达到了令人咋舌的地步。皇宫内的取暖费用,按日计算,皇太后每日可获得木炭一百二十斤,妃嫔们也有相应的份额,皇子皇孙亦然。整个冬季,如此庞大的取暖费用,显示了皇家的豪奢。
谈及取暖费,不得不提的是明清两代的专门机构。“惜薪司”在明代负责宫中及各衙门的柴炭供应,而清代则将其职能扩展至“营造处”的“薪库”,既管理煤炭供应,又掌管取暖费用的发放。
然而,这份温暖对于平民百姓而言,却是遥不可及的梦。在古代,煤炭虽已被用于取暖,但高昂的价格使其成为奢侈品。普通人家只能依靠收集的枯枝败叶,或是家中储存的少量木炭勉强取暖。直到清朝末年,随着工业革命的影响波及中国,煤炭的生产技术得到革新,产量大幅提升,成本随之降低。新型燃料的出现,如煤球,不仅丰富了市场的选择,也让普通家庭得以享受更多的温暖。同时,官府放宽了对煤炭市场的管控,私人经营的煤炭销售点应运而生,进一步满足了民间需求。
岁月悠悠,从古代的木炭到今日的暖气,取暖的方式虽变,但人们对温暖的渴望从未改变。在这个寒冷的季节里,当我们在温暖的家中享受着现代科技带来的便利时,不妨回望历史,感受古人如何在寒风中寻觅那一丝不易的温暖。
(《新民晚报》12.12 孙文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