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4年12月04日 星期三

    管道昇这般的女子

    《 文摘报 》( 2024年12月04日   05 版)

        管道昇嫁给了赵孟頫

        管道昇嫁给赵孟頫的时候,二十八岁;赵孟頫三十六岁。和夫君一样,赵家娘子也是了不起的。

        她绘了《墨竹谱》,封了魏国夫人,把一大家子管得服服帖帖,生育了九个子女,子女都孝且有才(除了长子幼女夭折)。但管道昇单独出镜的时候很少,很少。二十八岁以前关于她的记载,几乎是空白,二十八岁以后她的名字,都和赵孟頫连在一起。

        按照赵孟頫的“廿六年归于我(至元二十六年,公元1289年)”推算,管道昇生于南宋景定三年(1262年)。据说她生于吴兴德清,又据说她生于上海青浦。她的父亲,据说是春秋时期管仲的后代,被乡人尊称为“管公”。“管公”名管坤,字直夫,以任侠闻名乡里。

        “管公”无子,家中只两个女儿,老大道杲,老二道昇,字仲姬,又名瑶姬,生下来就聪明得紧。赵孟頫说管公对仲姬“特所钟爱”。管道昇幼时的景定、淳熙年间,正是贾似道主政的南宋垂暮之年。朝廷与蒙古的对阵,渐渐力有不支。那时候江万里、刘辰翁、文天祥虽已入朝为官,也努力力挽狂澜,但南宋的倾颓已不堪挽救。

        南宋灭亡的时候,管道昇正是豆蔻年华。在这样的乱世里,想必没有一个父母会因为女儿已适龄,便草草付与任何人——何况是望女成龙的管父,嫁错,可比不嫁要命得多。但不嫁,并不等于不管。

        其时赵孟頫便在吴兴。南宋亡后,二十多岁的赵孟頫闲居吴兴家中。但闲居可不等于整天地耍。他拜老儒敖继公为师,又和钱选等吴兴士人来往。吴兴这一带,有了一个出名的文人的小圈子“吴兴八俊”,其中声名最显的,据说便是赵孟頫。

        同在吴兴,管父不会不注意到这个“神情闲远”、才貌双全的年轻人。至元十九年(1282年),元朝廷向赵孟頫伸出橄榄枝,赵孟頫拒绝了。至元二十年,赵孟頫再次拒绝出仕元朝。

        但到了至元二十三年,不知道为什么,赵孟頫答应了。据说就在这一年,因为偶然的缘故,赵孟頫与管父相遇,同样性情倜傥的两人一见如故,三年后,二十八岁的管道昇嫁与三十六岁的赵孟頫,两人在吴兴完婚,婚后同赴大都。

        善书妇人

        赵孟頫说管道昇是天才,“不学诗而能诗,不学画而能画,得于天然者也。”

        管道昇款的画不多,但亦不是只有一二幅,据说有《烟雨丛竹图》《竹石图》《梅竹图》《修竹美人图》《墨竹图》等,只是其中真伪大多难以辨识,其中最可信的大概要数《墨竹图》。

        此一幅墨竹图右下署有“仲姬画与淑琼”款题,据说是传世中国古代女性画家作品中最早题有名款的,其与赵孟頫、赵雍的墨竹画合装为一卷,并称《赵氏一门三竹图》卷。

        细看此画,每一竹叶皆以藏锋落笔、出锋撇出,劲挺有力,错落交叠,有意思的是,徐邦达说此竹的健拔,可能有赵孟頫一半的贡献——似乎是一人先画出枝叶,再由另一人补笔画出厚重、挺健的部分。

        徐邦达的怀疑甚有道理。但管道昇的竹子,也不全是赵孟頫代笔或全代笔。她对于画竹子很有一套,尤其擅画晴竹新簧,据说玉山雅集的主人顾瑛就收得有她十几幅竹图,据此以为心头好。她还编过一套画竹子的教程《墨竹谱》,亦是画史留名的。

        她的书法亦有名。据说元仁宗曾特命管道昇书《千字文》卷,并将此卷和赵孟頫、赵雍的书法裱为同一卷,盖上御印,珍藏于秘书监,兴高采烈地说:“瞧瞧!我朝有夫、妻、子都是善书之士,我大元朝多么的威武!”

        俾使后世知晓大元皇朝不仅曾有一位善书妇人,且其一家俱为善书之士,堪为人间奇事!

        管道昇最出名的书法帖自然是《秋深帖》,其他还有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藏《久不上记帖》、北京故宫藏《久疏上状帖》,以及写与中峰和尚的《拜别顶相帖》,还有《璇玑图诗》。但《秋深帖》九成九是赵孟頫代笔,与《秋深帖》相近的《久不上记帖》《久疏上状帖》恐怕也难逃代笔之嫌。

        那管道昇会书法吗?其实是会的。《墨竹图》右下所署“仲姬画与淑琼”款题,当是管道昇自题。这款题用笔方折,书风与《拜别顶相帖》(又称《管道昇致中峰和尚》尺牍)十分相近。

        《拜别顶相帖》收录在《赵氏一门法书》册里(现藏台北故宫),此册共收录有十二封赵孟頫和管道昇写给中峰和尚的尺牍,册后有赵孟頫之弟所写的跋文,可信度是比较高的。这可能是管道昇传世的唯一书法手迹。

        好一对神仙眷属

        在《拜别顶相帖》里,管道昇曾经说:“每天的事情都多得不得了,难有心境安宁之时。”

        道昇宿业甚重,每日人事扰扰,不能安静。在与管道昇结婚前两年,赵孟頫已是五品的兵部郎中、奉训大夫,在十余年以后,屡升屡迁,最后至魏国公,管道昇也被册封为魏国夫人。历朝历代封魏国公的,不过七十八人。

        身为赵家的第一太太,管道昇的日常家务之繁忙,是可以想象的。她大概是把自己累死了才做到赵孟頫墓志铭里的这一条一条。总结出来是大概这样的:

        一、夫人天姿开朗;二、德言容功,靡一不备;三、翰墨词章,不学而能;四、处家事,内外整然;五、岁时奉祖先祭祀,非有疾必斋明盛服,躬致其严;六、夫族有失于人者,必赎出之;七、遇人有不足,必周给之无所吝;八、待宾客、应世事,无不中礼合度。

        当然你可以看作是赵孟頫写墓志,不免有所夸大,但管道昇二十八岁嫁与赵孟頫,此后的岁月,赵孟頫确实一路顺风顺水(除了两面受夹气,这也是历史原因),她与赵孟頫生育的九个子女个个出色,赵氏一门三代出了七个大画家(那可不是一般的大)。管道昇在《秋深帖》里表现出的那种谦和婉顺(虽是赵孟頫代笔,但终究是拟着管道昇的声气写的),以及在一些家书里流露出来的宽厚心善,纵有夸大,亦应是实有其事的。

        在管道昇嫁与赵孟頫的三十年里,赵氏门庭兴盛,才学精进,声望日隆,这其中泰半的功劳,大概要归于管道昇。难以想象,被纷繁的家事所包围的这位治家妇人,在治家之外,还治出了流传后世的不少书画和《墨竹谱》,我们普通人在目瞪口呆之余,除了唤她一声神仙,还能说啥呢?

        延佑五年,管道昇脚气病复发,经赵孟頫多次上书请求,次年四月,方得南归。他们终于可以像以前的心愿那样,买一叶扁舟逍遥江湖去也。可惜,五月十日,途经山东临清时,管道昇病逝于舟中。

        这一年,赵孟頫六十六岁,管道昇五十八岁。酷暑长途三千里,赵孟頫扶棺南归,一度觉得生不如死。

        三年后,赵孟頫也去世。两人合葬于湖州德清县东衡山南麓。

        (《北京青年报》11.26 任淡如)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