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自2013年提出以来,赢得众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响应,迅速成为连接不同国家和地区、促进全球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随着高校国际交流合作的深化及高等教育国际化价值的日益彰显,教育部于2016年发布《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提出加强共建国家教育合作、共同行动,为推动地方高校国际教育开放、交流及融合提供了契机。
“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众多,投资建设项目数量庞大,需要各方协同处理的财经问题复杂。现阶段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财经人才稀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对高素质国际化复合型财经人才的需求日渐迫切。在当前形势下,商务部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定期举办的“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等对外交流平台,不断深化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教育交流合作,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交流等方面着力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及服务共建“一带一路”能力,为“一带一路”建设的各个领域提供财经人才支撑。
用好共享平台,推进会计基础设施互通
长期以来,会计准则、会计人才以及会计监管构成的会计体系是推动国际贸易与投资往来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一带一路”共建在基础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制度各异,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巨大,使用会计准则超过10种,这种差异对共建国家区域内的贸易畅通和资金融通形成了重大障碍,不利于实现共同发展、包容发展目标。因此,财政部提出“以会计基础设施助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采取有效措施克服会计体系的差异,推动各国会计体系的互联互通”。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作为“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国际联盟数智财经工作委员会普通高校分委会副主任单位,借助“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等对外交流机制,将“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部分财经类院校、行业企业引入联盟的国际云平台,加强对共建国家会计准则建设实施以及监管等情况的系统研究及协调,增进了解,分享经验,发挥好会计作为通用商业语言的作用,为促进贸易畅通和资金融通、推进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提供技术支撑。
加强标准共创,推进职业能力培养联通
围绕“精专业、懂技术、融文化”的国际化财经应用人才的培养目标,湖南财政经济学院与“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国际联盟高校共同搭建数智财经现代产业学院综合财务服务平台,推进学生的数智财经国际化实践能力提升。该平台集教育、咨询与服务于一体,依托全国工商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链接政府、行业委员会、企业,以共创国际化财经类专业标准、开发国际化实践课程等形成紧密连接的“产教融合发展共同体”。学生参与平台真实项目实训,为区域出海企业提供个性化的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以师生小组项目制运营模式为基础,校内财务共享中心为参与“一带一路”共建的中小企业提供财务共享服务和财务报表编制服务。通过国际化项目,学生实践能力显著提升,为国际财经职业生涯累积宝贵经验。通过引入国际标准、塑造国际化实践平台、产教融合共育等路径,加强了财务管理、会计学相关专业的国际化建设。作为全球商科教育联盟成员,学校积极对接国际标准与职业资格,将各类国际资格认证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使学生既掌握中国企业财经实践知识,又具备国际财税、会计及投融资能力,增强学生国际职业竞争力。
以机制共建推动文化交流融合
增强跨文化协同教育,助力学生融入中小企业国际化进程。与东盟湖南商会、湖南国际商会合作,推出跨文化培训课程,覆盖“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市场分析、跨文化管理、国际贸易规则等关键领域。一方面,积极落实现有合作机制,发挥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已有教育合作平台机制的重要作用,深化财经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程度;另一方面,筹建成立厚生国际教育学院成效合作机制,负责湖南财政经济学院中外合作办学及其他国际教育项目的运行和管理。通过开设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及国际学生汉语言进修项目,招收来自美洲、非洲、欧洲、亚洲的“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学生,推动文化交流融合,增进各国不同文化和财经专业的相互理解、相互欣赏,共同形成专业、高效、有影响力的财经文化品牌。
科研教研协同,反哺国际化教学能力提升
目前,开展“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已经成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湖南财政经济学院一方面针对“一带一路”建设高等教育方面的需求,结合本校服务地方、服务企业的条件优势,以国际合作科研平台和国际联合实验室等实体机构为支点,参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的双边、多边合作项目,如中国-巴基斯坦经济走廊、阿尔及利亚高速公路、波罗的海珍珠项目、缅甸密松大坝、尼日利亚赞格鲁水电站、中国铁建与沙特阿拉伯王国麦加萨法至穆戈达莎轻轨项目等海外重大基础设施投资风险研究项目等,为我国海外重大基础设施投资项目风险管理提供了协助支持。另一方面鼓励教师到“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国际联盟数智财经工作委员会等机构任职,甚至担任高层次国际学术机构职务,支持教师参与“一带一路”相关国际学术会议,使他们获得更多参与国际学术对话的机会,提高高校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学术圈影响力,并将教师之间的合作拓展到院系两级,形成辐射效应,拓宽教师的国际视野和合作网络,通过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高校的科研教研全方位协同,提升教师国际化教学能力。
(《光明日报》11.21 谢素朴 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