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新诗大众化传播接受诗学的三大思想内容

    《 文摘报 》( 2024年11月27日   06 版)

        从百年新诗史的大众化事实看,新诗大众化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将新诗变为大众的诗,让大众读者能够读懂。所以,新诗大众化的诗学研究可称为中国新诗大众化传播接受诗学,作为一种历史文化诗学,它具有三大思想内容:

        一是新诗大众化的“大众”是紧随时代语境而变动的特定“大众”。从“五四”时期的“平民”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工农兵”,再到改革开放后的“人民”,不同历史时期对“大众”的界定都与当时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密切相关。这种变化反映了新诗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和面向的读者群体在不断调整。如“五四”新诗旨在启蒙民众,而抗战诗歌强调动员大众。“大众”概念的动态性表明了新诗大众化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调整的。

        二是读者作为传播者和接受者,其阅读反应是新诗文本是否属于大众化文本的评判依据。“五四”新诗倡导者就已意识到,新诗要走向大众,必须考虑读者的阅读能力和审美趣味。郑伯奇曾指出,新诗大众化的核心是让大众能够“整个地获得他们自己的文学”。新中国时期“读者来信”的普遍存在,表明读者积极参与到诗歌的创作和传播中来。当代互联网让读者与诗人之间的互动更加频繁,读者的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部作品的成败。

        三是百年新诗大众化的核心问题在于文本的大众化。从内容到形式,诗人一直在探索如何使新诗易于被大众理解接受。郭沫若倡导的“民众诗歌”、史铁儿提出的“用现在人的普通话来写”新诗,都体现了对文本大众化的追求。朗诵诗、街头诗等形式的兴起,更是文本大众化的体现。

        总之,中国新诗大众化传播接受诗学是在百年新诗建构历史中逐渐形成的诗学形态,具有中国现代性特征并向未来敞开。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 方长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