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北京林业大学开设的自然教育微专业迎来首批新生,54名学生中有35名来自校外。按照课表安排,周末的一天里,学生们会学习自然环境解说、遗产保护与传承、自然教育资源学等11节课。
微专业,指的是高校在学生的主修专业目录之外,围绕某个特定学术领域、研究方向或职业素养开设的一组课程,供在校学生或社会人士选修。近年来,不少高校都开设了微专业。这些课程人气很旺,受到许多学生和上班族的欢迎。
微专业不是学历教育,完成课程也不发学位证,何以收获高人气?“能学到时髦的真本事”,一名高校老师的话,道出微专业受欢迎的重要原因。比如,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6所高校,联合国内人工智能头部科技企业,推出“AI+X”微专业,助力学员学习我国自主研发的编程平台。又如,通过北京林大自然教育微专业学习后,学员能更好地掌握自然教育师的专业技能,为后续从事相关工作打好基础。数据科学与思维、短视频与数字文化传播、时尚影视制作……丰富多样的微专业课程,为人们拓宽视野、提升自我、丰富生活提供了新的选择。
微专业受到热捧,映照着当代青年水涨船高的精神文化需求。当下,为了应对“知识爆炸”,对抗“知识老化”,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微专业课程、慕课等途径主动学习,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眼界视野。放到更大视野来看,微专业受热捧,也折射人民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提档升级的新期待。
(《人民日报》10.22 孟繁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