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4年10月19日 星期六

    家长深度干预孩子学习,是“托举”还是“拖后腿”

    《 文摘报 》( 2024年10月19日   02 版)

        近期,上海市杨浦区一所公办学校的初一年级班主任张老师对不少学生进行了家访。张老师发现,眼下,越来越多的家长正深度干预孩子的学习,从安排学习时间、帮忙打印学习资料、收集各种升学信息,到亲自为孩子遴选学习资料,辅导订正练习题……透过家访看到这样的场景,张老师的心头忧大于喜。

        学生刘可迪(化名)的父母都毕业于上海一所知名大学,对孩子的学习十分用心,期待值也很高。张老师在家访中观察到,刘可迪对妈妈的依赖程度较高。平时在学校,刘可迪看起来有些内向,很少向老师提问。在家访时,张老师解开了谜团:原来,平时遇到难题,或在课堂上有一些知识点没听懂,他一般都是回家后向妈妈提问。

        在刘可迪的家中,张老师还看到一张假期学习计划表:“7:30起床背诵;8:30数学;10:00语文;11:00练钢琴;12:00午饭……19:00学校作业;20:00订正错题、背诵、洗澡;21:00看电视;21:45睡觉。”每天的生活安排得满满当当,精确到每小时。家访过程中,刘可迪的妈妈还跟张老师分享了自己对新学期部分学科新教材的看法:“数学的内容变化不大,就是顺序调整了一下;英语学科的内容看上去变化不小,学习要求貌似提高了……”

        刘可迪的妈妈确实是让老师省心的家长。但有着多年带班经验的张老师清楚,刘可迪妈妈对孩子如此严格,其实是一把双刃剑。“看上去,家长很尽责,包办了很多;但另一头,或许正是因为家长太强势,所以孩子的学习动力和创新力反而不足。”

        “才开学不久,不少学生已经出现了畏惧和抵触情绪,无论是新的学习任务,还是增加的作业量,都成了他们的压力源。”上海市一所公办初中的语文教师王荣表示,家长盲目增加孩子的学业压力,却忽略了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结果常常适得其反。

        (《文汇报》9.23 张鹏)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