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4年09月11日 星期三

    中非合作丰富非洲人民的“粮袋子”和“钱袋子”

    《 文摘报 》( 2024年09月11日   07 版)

        近年来,一项项中国农科技术在非洲大陆生根发芽,一项项中非农业贸易便利化措施陆续落地,切实推动了非洲民生改善和经济社会发展。

        抗旱稻:助力非洲抓好“粮袋子”

        从肯尼亚第二大城市、“东非第一大港口”蒙巴萨向内陆行驶大约100公里,一块“与众不同”的田地映入眼帘——一路上要么是玉米地,要么是甘蔗田,这里是已经收割大半的金黄的稻田,而且地里没有水,长出的稻穗依然密集饱满。这种水稻便是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研发的节水抗旱稻,专门面向非洲市场,已在这里成功试种了7年。

        稻农卡特琳·基马尼试种节水抗旱稻的心得体会颇多,“它给我们带来了丰收。过去我们种一大片地,只能收获两麻袋稻谷。现在种上一英亩(约为0.4公顷),就有望收获40到50麻袋。”

        干旱是非洲多国多年来共同面临的问题,导致粮食大幅减产。节水抗旱稻为非洲保障“粮袋子”提供了新希望。目前,肯尼亚80%以上的大米依赖进口。来自中国的节水抗旱稻有望于年内在肯尼亚通过新品种认定,助力这个东非国家实现粮食自给自足的目标。

        制糖业:自贸协定推动打开新市场

        毛里求斯位于非洲东部,甘蔗是这个岛国最重要的农作物。在冈尼斯·布鲁斯家的甘蔗园,高约2米的甘蔗整齐排列在田间,五六名工人忙着收割甘蔗,然后用卡车送往附近工厂加工成蔗糖。

        前些年,受本国制糖业竞争力下降、国际货运成本上涨以及出口欧盟受阻等多重因素影响,毛里求斯大片甘蔗地荒置,布鲁斯也为蔗糖销路犯愁。

        2021年1月1日,中国-毛里求斯自贸协定正式生效。这解决了布鲁斯的烦心事。协定专门为毛里求斯的蔗糖作出“关税配额”安排:从2021年的1.5万吨配额开始,每年增加5000吨,直到2028年达到5万吨。在此配额内,毛蔗糖关税由此前的50%降至15%。

        自贸协定“对毛制糖业出口意义重大”,毛里求斯糖业联合组织首席执行官德韦什·杜基拉说,毛全国有大约8000名全职蔗农,整个行业吸纳大量就业人口,制糖业对毛里求斯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达2%以上。

        随着出口量的增大,制糖这条甜蜜的致富路让毛里求斯蔗农的“钱袋子”鼓起来,承载起他们对幸福未来的期盼。

        咖啡:电商赋能直通中国消费者

        在中国电商平台搜索“埃塞俄比亚咖啡”,各式品牌的咖啡比比皆是——中国电商平台的数字化赋能,大幅降低了埃塞咖啡的出口成本,许多埃塞咖啡公司从中受益。

        在一家位于埃塞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的咖啡加工厂,工人们戴着工作帽和口罩,手工选出有缺陷的咖啡生豆。不远处,两台烘焙机开足马力,咖啡生豆在其中不停翻滚,颜色逐渐变深,一旁的研磨机飞速转动,褐色的咖啡粉不断涌出,浓浓的咖啡香沁人心脾。经过称重、包装,这些咖啡将有一部分被装上集装箱,搭上货轮跨越印度洋,在中国的电商平台上架。

        埃塞咖啡和茶叶管理局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3年,中国每年从埃塞进口超2万吨咖啡生豆,成为埃塞咖啡第八大进口国。

        除了埃塞俄比亚的咖啡,卢旺达的辣椒酱、肯尼亚的红茶、加纳的巧克力、坦桑尼亚的腰果……大量非洲产品正通过跨境电商平台,走进中国千家万户。

        从肯尼亚的节水抗旱稻,到毛里求斯的蔗糖,再到埃塞俄比亚的咖啡,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正为中非农业务实合作写下生动注脚,充分表明互利共赢是中非合作的底色,也一步步推动非洲农业现代化逐步变为现实。

        (新华社客户端 9.1)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