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4年08月24日 星期六

    环球飞行的“追风博士”

    《 文摘报 》( 2024年08月24日   08 版)

        第二次环球飞行过程中,张博正在驾驶飞机。

        起初,挡风玻璃之外只能看到一片白茫茫的冰封之地,突然,一大片粉色的除冰剂洒满了玻璃窗。此时,坐在机舱中的环球飞行者张博感到,他的飞机“小白”变成了一朵粉色的蔷薇花。

        这是2019年,张博进行第二次环球飞行时,在加拿大古斯贝休整,坐在飞机上接受飞机除冰时的一段经历。刚刚到达时,他完全没有预料到,飞机“小白”会被突然来临的风雪覆盖,原定的行程也被彻底打乱。不过,到处飞行的张博早已习惯了一切变数。

        没人看得出张博今年已经62岁了。他身板笔直,经常穿白色的飞行员衬衣,领带打得整整齐齐,整个人看起来干练、积极。朋友们爱叫他“张博士”,媒体也喜欢叫他“追风博士”。这不仅因为他是毕业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博士,还因为他在通用航空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2016年,时年54岁的张博驾驶单引擎涡轮螺旋桨飞机,从北京出发,途经23个国家的44个起降点,用49天完成了总距离超过4万公里的环球飞行。此后,在2019年4月和2024年3月,张博又完成了两次环球飞行。

        充满变数的旅途

        独自一人驾驶飞机,16个小时不吃不喝不睡,只能看到一望无际的大海,万一面临风险需要紧急迫降,也只能冒着生命危险落在海面上——这是张博在2024年3月完成的第三次环球飞行中,面对的一次极限挑战。在环球飞行的过程中,某些航程当然是可以有同伴、领航员陪伴的,但这段4000多公里的海上行程必须独自完成。要在海上飞行,一架小型飞机的载重量是有限的,他只能选择在飞机上多装油,而不是载人。

        孤独的旅程中,张博其实也挺忙。有一段路程,他在3000多米的高度飞行,雷达在这一路段无法看到他的飞机,于是每隔一个小时,他必须通过卫星电话与空管机构进行沟通,确保安全。此外,他每隔半小时还要给油箱加一次油。即便有这些事可做,这趟旅途还是枯燥得让人无法想象,张博回忆,为了不让自己犯困,他把自己的大腿都掐青了。最终,凭借强大的意志力,他完成了这段长达4000多公里的海上飞行。

        张博所进行的这种“环球飞行”,按字面意思理解就是“自驾飞行器环球飞行一周”。它之所以被视为一项巨大的挑战,是因为并非自行飞完就能算数,还必须满足航空行业内部约定俗成的一些基本条件,才能被载入史册。这些基本条件大致包括:必须是同一位飞行员驾驶同一架飞机,飞行员必须从某地起飞最后回到该地,要穿过地球所有子午线,航线需要绕地球一周,总航程需要超过南回归线或北回归线的长度,等等。

        因此,环球飞行这一行为本身,就是由无数未知情况构成的一场大型冒险。筹备一次这样的飞行,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一位环球飞行者出发前,要根据飞机自身的条件、承载能力和飞行能力,设计合理的航线。设计航线的过程中,飞行者要对途经国家的空中管制规则有所了解,也要和签派公司——即负责组织、安排、保障飞机的飞行与运行管理的机构进行密切合作,保证旅途计划的随时变更。踏上旅途之后,瞬息万变的天气条件无法预测,这种时候只能依靠飞行员随机应变。

        在2016年第一次环球飞行中,张博带领几位团队成员一起上路,几乎每走一步都有突发状况发生。比如,为了减轻重量,长途飞行时不能带太多食物,因此,机上人员在一段长时间的飞行中必须集体不进食,不上厕所,一起挑战极限。他们事前想到了这个问题,却没想到这么难熬。此外,遇到一些突发的天气状况,也只能当机立断地选择飞往更高的高度,或者掉头回去等待天晴。而途经一些战乱国家时,飞行计划更是随时可能被打乱,只能选择调整。

        幸运的是,每一次,凭着运气和实力,张博都化险为夷。有人问过张博,觉不觉得这种飞来飞去的生活很辛苦。他坦诚地说,飞行中的危险倒不算辛苦,心理上的恐惧是最难逾越的。这些危险既让他害怕,又牵引着他向前行进。或许,这些永远都算不准的变数,才是环球飞行这项“华丽的冒险”中最令人害怕,却也最吸引人的部分。

        52岁学开飞机的“疯狂冒险家”

        在天气良好,自由翱翔于云海中的时刻,张博的脑海中也偶尔会闪过过往的人生经历。年少时,他随着父母和亲人,在北京、西安、青海、兰州等地辗转生活。20世纪90年代,从中国农业大学毕业的他前往美国攻读硕士和博士,又在不同领域创立了多家公司。正是身上这种不易满足的个性,促使他打消了“退休”“享清福”的想法。他开始为自己订立更多目标,而且,目标越是艰难,他就越想挑战一下。

        人到中年学习飞行,除了浪漫和理想,其实也源于一个更实际的理由:工作需要。2014年,张博担任董事长的一家投资公司需要涉足通用航空业务,而当时他从未了解过航空领域,这激发了他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他认为,自己对公司的主要决策应该负责任,不能“拍脑袋”,应该充分了解。很快,他发现最快了解航空业的方式,是去考一个飞行员驾照。通过突击学习的方式,他能最快了解不同机型的特点以及航空业的运作方式、航管知识等核心内容。于是,张博决定抽出两个月,到自己的母校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去学习飞行。

        当时,张博要考取的飞机驾照包含笔试、单飞、口试和最终上机飞行4项考核,每一项都不是能轻易通过的。其中的口试更是一项魔鬼测试,要求应试者必须零错误地一次通过,否则就要重考。他记得,当时自己每天大概睡3个小时,其余所有的时间都用来看资料和上机训练,累了就出去跑一圈提神。最终,他花了58天,一次性通过了所有考试,拿到了单发陆地目视飞行执照(注:持有这种驾照的人可以驾驶带有一个发动机的飞机)。

        如今想来,张博感觉,自己考飞行驾照的行为,是一个“略显疯狂的举动”。但这种“疯狂”,最终让张博顺利成为一名航空业的专业人士。随着对航空业的了解越来越多,在和同行的交流过程中,他也获得了更多的信息。他了解到,当时历史上已经有300多位驾驶员完成了环球飞行,但还没有一次环球飞行是以中国为终点和起点的。张博下决心:他不但要像其他飞行员那样,实现驾飞机环球飞行的终极梦想,还要创造他们从未创造的纪录,就是要以家乡中国为起点和终点,完成这一飞行,填补这项空白。

        不“退休”的飞行理想

        从2023年12月到2024年3月,62岁的张博又一次挑战了自己。他历时76天,进行了里程更长的第三次环球飞行。这次,他跨越了全球四大洋,穿越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抵达了南极圈,也经历了独自一人在茫茫大海上的极限飞行。

        在漫漫的长途飞行中,张博曾看到很多比完成目标还要有趣、更值得思考的事情。在第二次环球飞行过程中,途经北极圈时,张博亲眼看到了不断融化的北极冰川,他还曾站在浮冰上体验。他真切感受到了人类活动给自然环境带来的影响,体会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他也曾经到加拿大伊卡卢伊特市因纽特人的聚集地,欣赏到了那里童话般的彩色村落。

        在张博看来,飞行过程中,风险与浪漫永远是并行的。当年刚刚学习飞行时,他也有几次和死神擦肩而过的经历。有一次,他和教练一起进行飞行训练,飞机刚刚飞到一个不太高的高度时,教练就不小心关闭了引擎,这个行为造成了飞机失速。那一刻,他感到死神“露出了黑色的袍角”,全身被汗水浸透。不过,即便如此,他也不会放弃飞行,无论是黑色的袍角还是粉色的蔷薇花,旅程中的浪漫和危险,最终都会变成他不断飞上蓝天的动力。

        (《中国新闻周刊》2024年第24期 仇广宇)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