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肯定知道董必武、李四光、闻一多、熊十力、黄侃、汤用彤、胡风、王亚南等一个个星辰般的名字,但不一定知道他们都是“黄冈老乡”。
长江流出江汉平原后,在大别山脉西南缘冲积出一片狭长的平原,同时接纳了源出大别山的6条一级支流,这“一江六河”所在的山水相映之地就是湖北最东部的黄冈市。
“惟楚有才,鄂东为最。”走进黄冈,无论是沿江分布的团风县、黄州区、浠水县、蕲春县、武穴市、黄梅县,还是北部沿山分布的红安县、麻城市、罗田县、英山县,最让人叹服的还不是这里的发展变化,而是遍布各领域的杰出人才从明清始层出不穷,至近现代更是形成“喷涌之势”。如何解读这块鄂东岗地人文荟萃、大师辈出的“群星现象”?
大江东去,留下千古文学风流
黄冈古称黄州。陆游在《入蜀记》中评价黄州:“然自牧之、王元之出守,又东坡先生、张文潜谪居,遂为名邦。”
陆游说的牧之就是中唐大诗人杜牧,杜牧在任黄州刺史近两年半的时间里,写就《赤壁》等多首怀古咏史之作,王元之是早苏轼82年到任黄州知州的北宋文学家王禹偁。由杜牧、王禹偁开启,至苏东坡达到巅峰的黄冈文脉,从此汩汩流淌,到了明清之际逐渐厚重,及至近现代形成了“蕲黄广,才放旷”的特点。
从黄州顺江而下,来到古称蕲州的蕲春县大樟树村,这是近代国学大师黄侃先后生活过十余年的地方。黄侃故居前有两口池塘,一名砚池,一名洗笔池,环池栽种豫章树,池旁是黄氏名人事迹文化长廊。大樟树村党支部书记蔡小舟说起“黄氏一门七教授”头头是道,还顺带介绍,在蕲春,有10名以上教授的“教授村”竟有31个。
走进浠水县巴河镇望天湖畔的闻家铺村,闻一多故居“闻家新屋”原址虽只剩下田地与丘壑,仍可见闻一多在诗歌《二月庐》中描述的故乡:在一块棋盘似的稻田边上,面对一幅淡山明水的画屏。
闻一多的父亲是清末秀才,他们的家训推崇“清白乃躬心似水,笔耕世业是家风”。闻一多的童年基本在这里度过,他从小学习刻苦,一捧起书本就如醉如痴,与他后来研究中国古典文学时埋首书斋、皓首穷经,被同事戏称“何妨一下楼”斋主一脉相承。世人皆知闻一多是爱国诗人、民主战士,若读过他的《唐诗杂论》,略知一些他的《古典新义》,当为他深厚独到的国学造诣而惊叹。
吴头楚尾,贯通中西究天人之际
吴头楚尾、山南江北,看似封闭落后的黄冈,却出了一批“欲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哲学、史学大家。
今红安县西紧邻武汉黄陂的二程镇街道上,立着二夫子并立的铜像。二程指的是宋明程朱理学的奠基人程颢和程颐。铜像底座上写着:红安县二程,因“二程”兄弟在此出生,成年后在距此2公里处的大程山、小程山筑书院讲学而得名。
从二程镇沿大别山西南缘行车百余公里,就到了团风县上巴河镇熊坳村,这是新儒家一代宗师熊十力的故里。
熊十力自幼家境贫寒,为邻家放牛,10岁才入乡塾就读,中间又因父亲病故和家庭贫困两度辍学。但他酷爱读书,常与附近村庄的李四光、吴崑、刘子通聚在一起讨论学问和时事。这四人后来一同到武昌参加新军,被称为“黄冈四杰”。
设在黄梅一中校园内的汤用彤纪念馆,如今成了学生们接受文史哲熏陶的殿堂。汤用彤的父亲汤霖出生于黄梅县孔垄镇汤大村,是清末进士,曾任甘肃渭源知县。汤用彤虽然出生在渭源,但从小会说黄梅话,特别爱用黄梅话吟诵庾信的《哀江南赋》。汤用彤学贯中西、语接华梵,与陈寅恪、吴宓并称“哈佛三杰”,所著《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等多部书籍皆为学术经典,被誉为“中西印会通第一人”。
山水相映,经世致用迭出科学巨匠
出自黄冈的人才群星虽类别多样,但多追求知行合一、经世致用。他们或遍尝百草,著书悬壶济苍生;或探幽入微,献身科学结硕果;或研精覃思,考究百业献良策……
鄂东至今流传“四大名医”之说。“四大名医”各有所长,北宋比苏东坡小5岁的浠水人庞安时精于伤寒,明代比李时珍大19岁的罗田人万密斋善于养生,蕲春人李时珍专于本草,清代比林则徐长5岁的武穴人杨际泰长于戒毒。
从罗田县往东行数十里,即来到英山县。这里地处天堂寨南麓,境内万山磅礴,素有“鄂皖咽喉、江淮要塞”之称。古为皋陶部落,汉为英布封疆,宋为活字印刷术发明者毕昇故里。
走进团风县回龙山镇沙畈村李四光故居,墙上写着李四光的一句话:“我是炎黄的子孙,理所当然地要把所学到的知识,全部献给我亲爱的祖国。”李四光15岁时留学日本,成为年龄最小的同盟会会员,回国后参加了辛亥革命,后又留学英国,走上全身心投入科研的报国之路,终成中国地质力学的创立者和地质工作的奠基人。
李四光之后,把所学知识全部奉献给祖国的黄冈籍科学家还有很多,彭桓武和朱英国就是其中的突出代表。
“桑梓炊烟萦梦里,楚云凡物展花前。请君致意家乡忆,九十衰翁眷念拳。”这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彭桓武在2005年中秋节写给家乡麻城的一首诗。
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朱英国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开创者之一。作为从罗田走出来的农民儿子,朱英国把53年的工作生涯全部奉献给了杂交水稻和植物遗传研究、教学工作。
黄冈还有一个经济学家群。中国经济学、经济史、经济思想史的开拓者和奠基者王亚南是团风县人,第一位在国际七大顶尖杂志发表学术论文的中国经济学家邢慕寰是黄梅县孔垄镇人,发展经济学奠基人张培刚是红安人,知名政治经济学家马哲民是黄州区人。
风云际会,家国情怀激荡热血忠魂
在近现代风起云涌的革命浪潮中,黄冈成为红色的热土。出席党的一大13名代表中,黄冈籍有3人:董必武、陈潭秋、包惠僧。仅新中国开国将帅黄冈籍就有102位,其中红安县61位,麻城市乘马岗镇26位。
与红安西邻的团风县的一个山村,是黄冈革命风云的更早策源地。
从大别山南麓的大崎山主峰龙王顶望去,一条山脉绵绵南下,盘旋出众多的山前湾村,其中一个叫林家大湾。村庄后山的八斗塆,有一座修缮一新的寺庙,门上挂着“浚新学校”四个大字。
100多年前,在这座寺庙里,李四光的父亲李卓侯开办私塾,吸引了附近村庄的林育南、林育英等一批青年前来求学。1919年7月,历经“五四运动”洗礼的林育南、林育英、胡亮寅等在此创办浚新学校,联络在武汉创办利群书社的恽代英,组建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并以研究会为基础成立了共存社。
百年后回眸,就是这个偏僻山村寺庙内的小学,开启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村革命石破天惊的一幕。1922年初,参加完中共一大回到家乡的陈潭秋,来到浚新学校通报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情况,恽代英、林育南随即提出取消共存社,其成员自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在此成立了八斗塆党小组,成为全国最早的农村党组织。这批热血青年后来成为信仰坚定、铁骨铮铮的早期工人运动、农民运动领导者。
陈潭秋、林育南、林育英,这些革命的火种都与年长他们10岁左右的董必武有关。董必武原名贤琮,号璧伍,参加辛亥革命后,改用谐音“必武”为名。
1919年8月,董必武和张国恩等共同筹办了私立武汉中学,陈潭秋是学校的英语老师,恽代英、李汉俊等常到学校演讲,这所学校成为培养新型革命人才的摇篮。后来黄麻起义的一批领导者也是董必武从武汉中学选拔派去的。
在红安县城老城区,一座砖木结构的房子显得清幽古朴。大门左手边写着“董恒豫米行”,右手边写着“董恒豫酱菜铺”。院子里一棵曾被反动派烧毁的石榴树奇迹般复活,枝繁叶茂。讲解员王超告诉记者,董必武的少年时代在此度过,家中主要靠经营酱菜铺、米店维生。母亲蔡氏常常一边坐在石榴树下纺线,一边教导董必武。董必武17岁时考取秀才,他拒绝了当地惯例的贺仪礼俗,只要了母亲一针一线为他缝制的一件新蓝布长衫。
直到70岁时,董必武仍不舍得丢弃这件已经褪色、破旧的长衫,嘱咐家人将之改成自己双胞胎外孙的婴儿服。如今,这两件婴儿服展陈在湖北省博物馆。
从红安走出的将军中不乏战功赫赫的大将、上将,还有两位中将也特别值得缅怀。他们就是塔山阻击战的指挥员胡奇才和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的主要原型王近山。
王近山出身书香门第,后来家道衰落,父亲早逝,他只读了一年私塾就回家务农。1930年,不满15岁的王近山“软磨硬缠”,由少先队长转为红军战士,一年后就担任机枪连排长。在许多硬仗恶战中,王近山敢于破常规出奇招,大家称他“王疯子”。邓小平听到后评价:“他那不叫疯,那叫革命的英雄主义。”
人才辈出的秘密
清乾嘉时期史家陈诗在其所著《湖北通志·人物志序》中说:“惟楚有才,黄郡实当其半。”有关地方史志专家整理出黄冈历代名人达1600多位。
近年来已有一批历史地理学者和史志专家予以关注和研究,记者结合他们的研究成果和采访感受,试从历史地理、人口迁徙、家风人文三个层面予以归纳解读。
一是由区划沿革、地理方位、地形地貌综合形成的历史地理因素。在《尚书·禹贡》的记载里,黄冈大致以巴河为界,分属荆州、扬州。以后的历史时期特别是分裂时期,黄冈长期处于不同州国的“交叉地带”,先后分属吴、楚,吴、魏,南朝、北朝,蕲州、黄州,南唐、后周,宋、金,直至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蕲黄合一,形成一个大“黄州”。行政区划的分合更迭使荆楚文化与吴越文化、中原文化乃至草原文化在这里相互融合。
从地理方位上看,黄冈地处吴头楚尾,“水从霄汉分荆楚,山尽中原见豫州”,地域环境的开放与封闭影响着文化的多元与独特。在黄冈各地已发掘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几乎没有发现完全独立存在的文化属性,各遗址的文化风貌呈现出长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考古学家苏秉琦对此有一个结论:“鄂东地区是古代东西南北文化荟萃之地,不仅因为黄冈地处长江中游,海洋文化与内陆文化水乳交融,而且中原文化和南方文化也在这里交汇。”
从地形地貌看,黄冈北靠大别山,南滨长江,中间是低山丘陵和沿江平原,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冲垄丘岗,山水交错,既有南北不同风物之别,又有江河纵横分割之闭;既要与自然搏击求生存,又相对独立于外界纷扰,超然自适。开放与封闭,多元与独特,这些看似矛盾的文化特征共存共生,塑造了人才耿直刚硬、傲而不孤的性格特点。
二是由人口迁徙形成的融合性、变异性共存的地域文化因素。文化的交融交汇随着人的迁徙而来。鄂东地区水资源充沛,低山丘陵也大多具备开发条件,所谓“襟山带江、土沃民萃”,成为周边省份移民最先考虑的迁入地。至今黄冈人口居湖北各市州第二。
麻城孝感乡是我国古代八大移民集散地之一。在麻城市区原孝感乡所在地,走过一座“奉先继序”的恢弘牌楼,就进入移民纪念馆。馆内大量图片、实物介绍了“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的悲欢离合,一部模拟重现迁徙之路的数字短剧,让记者深切感受到先民们徒步千山万水的艰辛,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血脉相连。
几次大规模的人口流动,积淀、孕育、转化为黄冈人敢说敢当的风骨和敢为天下先的气度。武汉大学教授李维武研究发现,这种宝贵的精神传统,在黄冈知识分子中表现尤为明显。
三是由勤于谋生、崇文重教、家国情怀构成的家风人文因素。勤于谋生既体现在勤劳耕作上,也体现在善学手艺上。黄冈北部山区田地不阔,南部平原洪涝频仍,学会一门手艺成了移民及其后代们谋生的重要手段。因此,民间手艺门类众多,有“九佬十八匠”之说。当生活稳定之后,送子上学成了主要的追求。清末民初,团风县回龙山一带的青少年到武汉上学、乃至出国留学者不在少数。
崇文重教推动了办学成风。唐宋之际,黄冈境内开始出现塾学。北宋时潘大临等在苏轼留下的雪堂著述讲学,形成雪堂书院。其后的河东书院跻身江南著名书院之列。明清时期,塾学遍布黄冈城乡,李贽、冯梦龙曾在黄安、麻城讲学;黄冈籍学者耿定向、顾问、顾阙、陈诗等也曾在家乡设帐授徒。《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曾在蕲州荆王府任纪善一职,相当于王府教师。
逐渐形成的重教兴学之风,到了明清两代,汇聚成“黄冈进士冠荆楚”的现象。根据有关学者整理的数据,黄冈在明清两代的进士数量,约占到湖北全省的三分之一。
大别山巍巍,长江水滔滔。黄冈人才群星涉及的领域之广、层次之高、贡献之巨、影响之大堪称人才地理中的“黄冈现象”。这些文化名人在历史的长河里熠熠生辉,集中体现着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
(《新华每日电讯》7.12 惠小勇 徐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