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4年07月03日 星期三

    毛泽东诗词中的史诗合一

    《 文摘报 》( 2024年07月03日   06 版)

        史诗,是文学术语,也是美学范畴。毛泽东诗词艺术反映了中国历史的源远流长、中国革命的波澜壮阔、中国社会的沧桑巨变,具有气势宏大的史诗底蕴,饱含格调崇高的史诗价值。

        中国历史长河的艺术缩影。毛泽东在“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的风物演化中感触历史;在“阅尽人间春色”的昆仑面前拷问历史;在“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的文学经典中品味历史;在“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的似水流年中解读历史;在“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的正邪争斗中审视历史。

        《沁园春·雪》列举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的武功有余而文治不足,来“反封建主义,批判二千年封建主义的一个反动侧面”。“艾萧太盛椒兰少,一跃冲向万里涛”,《七绝·屈原》对遭谗去职、愤然投江的屈原充满敬仰。“孤鸿铩羽悲鸣镝,万马齐喑叫一声”,《七绝·刘蕡》对胆识过人、敢于直谏的“中唐俊伟”刘蕡大加赞赏。“贾生才调世无伦”“少年倜傥廊庙才”,《七绝·贾谊》《七律·咏贾谊》既肯定他“胸罗文章兵百万,胆照华国树千台”的经国伟略,又对他“梁王堕马寻常事,何用哀伤付一生”的迂腐至极而深感惋惜。毛泽东曾因“百代都行秦政法”而赋诗《七律·读〈封建论〉呈郭老》,“劝君少骂秦始皇”。毛泽东“思接千载”,用春秋笔法把历史长河写得律动跳跃,灵动传神,体现了浪漫的历史思维和诗化的史学价值。

        中国革命历程的壮丽画卷。《人民文学》1962年五月号以《词六首》为总题,发表毛泽东的6首词,即《清平乐·蒋桂战争》《采桑子·重阳》《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毛泽东在当年4月写的《〈词六首〉引言》中写道:“回忆了一下,这些词是在一九二九至一九三一年在马背上哼成的。文采不佳,却反映了那个时期革命人民群众和革命战士们的心情舒快状态,作为史料,是可以的。”特别是从1927年《西江月·秋收起义》到1949年《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军旅诗词,形成一个完整系列,纪实了革命战争各时期的诸多重大事件,涵盖了井冈山斗争的峥嵘岁月,中央苏区壮大的筚路蓝缕,数次反“围剿”战争的炮火硝烟,万里长征的艰苦卓绝,抗日战争的熊熊烈焰,转战陕北的峰回路转,渡江战役的摧枯拉朽,堪称惊心动魄的中国革命战争的全景画。

        中国社会沧桑巨变的真实写照。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从纷然杂陈的各种观点和路径中,经过反复比较和鉴别,毛泽东毅然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全力投身于救国救民的革命事业。毛泽东诗词不仅是“砸烂一个旧世界”光辉历程的英雄史诗,也是“建设一个新中国”伟大实践的真实写照。新中国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的悲惨状况,迎来了“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而今一扫纪新元”的崭新时代。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诗词告别炮火硝烟,转向描绘如火如荼的社会主义建设,热情讴歌人民群众战天斗地的精神风貌。《水调歌头·游泳》高度赞扬“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的大好局面,充分肯定“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建设成果,还想象奇特地擘画出“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发展远景。

        (《学习时报》6.7 汪建新)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