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4年07月03日 星期三

    长篇小说本土化探索的未来进路

    《 文摘报 》( 2024年07月03日   06 版)

        近年来长篇小说形成回归本土化的创作趋向,与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文学建构文学主体性、意识形态对文学的号召和文学自身寻求突破等多重原因密切相关。长篇小说的本土化探索关涉当代文学把握本土现实,切中当下中国之变的精神向度与审美境界,未来它想要在实践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有所突破并找到发展进路,须在多个维度进行拓展和深化。

        其一,拓展文学表现本土生活的广度和深度。文学本土化的本质规定之一,在于它与本土生活和文化的密切关联。作家们一方面需要真正践行深入生活和扎根生活的创作理念,有介入现实和直面生活的勇气和能力;另一方面需要有深刻的思想、开阔的视野和反思性的态度,能够透过生活的表象对中国历史和现实的变迁有深层的思考,最终直抵民众深层的精神世界,透视时代文化心理。

        其二,讲好契合民族文化精神的中国故事。大致而言,强烈的家国意识、积极入世的精神、道法自然和天人合一的理念以及崇尚公平正义的思想,是中华文化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本土化文学需要进一步拓展和深化的,是正确处理道器问题和质文问题,在文学之道与文学之器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有效整合本土化文学的精神内质与艺术形式,避免艺术形式与文学性和精神内质的脱节。

        其三,塑造真正贴合本土生活和体现时代精神的典型性人物。作家应当以人物的形象性、典型性和深刻性传达出中国民众深层的人性世界,揭示时代的精神气质、情感结构和文化心理。

        其四,更新对本土传统的价值认知观念,以现代意识和开放包容的态度对其进行传承、创新和发展。现代化的发展并非要抛弃传统,而是立足于本民族文化传统,并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其不断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未来本土化文学要在实践中国式现代化的总体格局中彰显文学的意义和价值,必然需要着力传承、创新和发展本土文化传统。

        (《云南社会科学》2024年第3期 彭岚嘉 郝婷)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