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生命的长度与宽度

    《 文摘报 》( 2024年06月29日   07 版)

        ■张建伟

        庄子在妻子死后鼓盆而歌给了我们很大的震动,尽管他的做法我们无法接受,但是他讲的道理还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庄子的妻子死了,惠子去吊丧,看到庄子两脚张开、两膝微曲地坐着,敲着盆子唱歌。惠子说:“你和妻子一起生活,把孩子养大,现在老去身死,你不哭也就罢了,又敲着盆唱歌,难道不过分吗?”庄子说:“不是这样的。我妻子刚死的时候,我怎么能不感慨呢?然而,我观察她起初没有生命,不仅没有生命,还没有形体。不仅没有形体,而且没有气息。在若有若无之间,变而成气,气变而成形体,形体变而成生命,现在又变而为死。这样生来死往的变化就好像春夏秋冬四季运行。妻子已经静静地安息在天地之间,而我却又哭又叫。我认为这样是不通达于生命的道理,因此就停止哭泣了。”

        在庄子看来,人的生命来源于自然,由“气”而生,又变为“气”,复归于自然。这种“气”是一种看不到的精微的物质,充盈于世界各处,无时无刻不在运转变化。既然人生也在自然之中循环,那就应该接受自然的安排。

        汉末魏晋时期,由于战乱的影响和灾疫的流行,人口大量死亡,文人多关注人生的短暂、生命的无常,庄子的思想受到文人的关注。人们从追求生命的长度,转而追求生命的密度。

        陶渊明说,有生一定有死。人的遗体停留在棺木中,他的灵魂不知去了哪里?尽管子女和朋友陷入悲伤之中,不断哭泣,但是死者已经没有知觉,无法知晓。生前在意的光荣与屈辱也失去了意义。他觉得饮酒沉醉才是重要的。当然,陶渊明并未沉浸于饮酒中,他年轻时也有过建功立业的梦想,一生写下了一百余篇诗文,很多作品成为不朽之作。《拟挽歌辞三首》其三说:“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陶渊明设想,送葬的人回家后,亲戚或许还停留在伤心之中,其他人只不过完成一次社交活动,也许已经去唱歌了。

        中国人不愿意谈论死亡。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讲过:“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虽然儒家也讲“杀身成仁”,但对于普通人而言死亡还是要尽量回避的。尽管庄子把死亡看作自然运行的现象,但是,这种观念只在少数文人那里得到认同。

        在中国历史上,孔子的回避死亡思想成为主流,直至今天。虽然这使中国人倾向于关注现实,及早摆脱怪力乱神的神秘主义,但是,也产生了一些弊端。除了缺乏宗教信仰,还有忌讳死亡。在中国人的观念里,死是一个很忌讳的词,我们都在尽力避免提及。平日里,大家一般不会讨论死亡这个话题。很多人都是大限已至时,才第一次认真思考死亡。忌讳死亡加深了临终的人对死亡的恐惧。

        美国华裔导演王子逸执导的《别告诉她》讲述的故事与应对死亡威胁有关,对于身患晚期肺癌的老人,是否告诉她实情呢?无论是定居日本的大儿子,还是以老人妹妹为代表的国内众多亲戚,都持否定的态度。二儿媳妇揭示了他们的理由:“患癌者,死之将至也。往往杀死他们的不是癌症,而是恐惧。”老人的外甥女玉萍的理由是:“告诉她就毁了她美好的心情。”这反映了中国人固有的观念,就是忌讳死亡,回避死亡话题。

        那么,中国人如何面对死去的亲人呢?孔子讲:“祭如在,祭神如神在。”(《论语·八佾》)也就是说去祭祀的时候是要当作死去的祖先依然存在的,至于不祭祀的时候就未必了。《别告诉她》里有一段描述在孙子婚礼举行前夕,老太太带着全家人去丈夫墓前祭祀的场景,她不断地提出期望,让死去的丈夫保佑活着的人,满足每个人不同的愿望,然后让大家给死者鞠躬表示敬意。这反映出中国人对待死者一种比较功利的态度。

        西方人有过对死亡的讨论。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写过《论死亡》,他首先批驳了对死亡的恐惧:“静观死亡,以之为罪孽底工资,通往另一世界的去路者,是虔诚而且合乎宗教的;但是恐惧死亡,以之为我们对自然应纳的贡献,则是愚弱的。”在此基础上,培根论述了很多胜过死亡的事情和美德,最后得出结论:“死与生同其自然”,他说:“所以一个坚定的,一心向善的心智是能免死底痛苦的。但是,尤要者,请你相信,最甜美的歌就是在一个人已经达到了某种有价值的目的和希望后所唱的‘如今请你让你底仆人离去’。死还有这一点:就是它打开名誉之门,熄灭妒忌之心。”培根最后讲的两点,第一点引用了《新约·路加福音》第2章第29节,是用宗教来化解死亡的恐惧,让人平静地离开世界。第二点则从理性的角度分析死亡的两个好处,一是避免了他人的嫉妒之心,二是通过立名可以超越死亡。最后一点与中国古代的思想暗合,《左传》提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孔子也曾讲过:“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论语·卫灵公》)

        中国人对待死亡的观念也在逐步改变,目前中国多个城市存在的死亡体验,就是通过这样一个反思自己生活的机会,客观地看待自己的人生,找到适合自己面对生活的态度。上海聆心的死亡体验是一种心灵成长的活动,通过在死亡体验中的感悟,可以帮助聆心者看清自己的生活。在心灵导师的帮助下,找到自己切实可行的、可以改变自己的计划。

        日本影片《生之欲》讲述了一个人到了生命倒计时之时,去找寻生命意义的故事。死亡给了渡边重新审视自己的机会,也给了他改变体制的决心,在四处奔波为公园建造寻求支持的过程中,他忍受着身体的病痛和同僚的冷漠,甚至还要面对因为看上了同一块土地而威胁他的黑社会。渡边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里过得充实而快乐,从生命的质量而言甚至超过了他之前几十年的死气沉沉的日子。因为他不再过那种无聊的盖图章的生活,他创造了生命的意义,实现了人生的价值,他把那块脏乱差的土地改造成一个公园,人们可以在其中快乐地游玩。

        (《传统文化与人生幸福》 山西教育出版社2024年出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