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4年06月08日 星期六

    巴蜀鬼才明伦君

    《 文摘报 》( 2024年06月08日   05 版)

        魏明伦

        5月28日,中国当代著名剧作家、杂文家、辞赋家魏明伦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成都去世,享年83岁。

        回顾魏明伦的一生,就和他热爱的川菜一样,麻辣鲜活——他“以国家兴亡为胸中雷电,以苍生疾苦为笔底波涛”,不仅为潘金莲“平反”,还把诸葛亮“请下神坛”;他的朋友遍天下,贾平凹想“挖”他到陕西,莫言半夜为他题字;他是资深“猫奴”……尽管生前在文坛发出“巨响”,但魏明伦却决定低调离开,并捐献自己的眼角膜。

        只要家里来人,魏明伦总喜欢在客厅电视机前合影。电视后面挂着由书法家庞中华写的对联——“三绝文碑戏,一生狐鬼妖”,上联是文友周禄正出对,下联是魏老自嘲式应对。

        虽然魏明伦被誉为文学界的“巴蜀鬼才”“戏曲界三驾马车”之一。但他只上了三年小学,就“辞别校园入梨园”。7岁学戏,9岁登台,火遍四川内江、自贡一带,虽然年少却是戏院头牌,有时叫“九龄童”,有时叫“明伦君”,一个月唱下来,收入要比当地剧团主要演员多一倍。但长大后,魏明伦因为“倒嗓”只能唱配角,逐渐从台前转向了幕后。

        台上扮演生净末丑,台下自修诗词歌赋……魏明伦14岁开始发表习作,他思维跳脱,观点独到,创作的多部剧作蜚声海内外:《变脸(节选)》载进人教版语文教科书,《潘金莲》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海外出版;他曾以《巴山鬼话》为总题,多次出版发行杂文集,在文坛产生强烈反响……2021年,魏明伦获得“中国文联终身成就戏剧家”荣誉称号。接受采访时,他说自己最满意的作品是《夕照祁山》,因为“敢把诸葛亮‘请下神坛’”。

        “在我看来,最坏的女人(潘金莲)没有那么坏;最神的男人也没有那么神。”魏明伦可不止敢把诸葛亮“请下神坛”,他还曾为潘金莲“平反”。和施耐庵、兰陵笑笑生、欧阳予倩笔下的祸水、阴谋家、叛逆者的潘金莲不同,他重点写潘金莲式的贫家女儿,如何从单纯到复杂,从挣扎到沉沦,从无辜到有罪。他脑洞大开,用穿越的方式,先后把施耐庵、贾宝玉、武则天、红娘、安娜·卡列尼娜、现代女法官、女律师等古今中外人物串联起来一起去审判、探讨潘金莲。当时,《潘金莲》演到哪里,文坛就吵到哪里。巴金、吴祖光、曹禺、萧乾等热烈支持,而姚雪垠、林默涵等则强烈反对。

        但魏明伦不在意。他说自己走路是外八字,性格外向不阴柔,比较透明。除了敢解构重塑历史人物,他对文艺热点也是直言不讳。

        “明伦是我一说起就非常仰视的人物。”冯骥才评价魏明伦的文章写得老辣、酣畅、鲜活,既有时代的精神,又有现代人的开放、诙谐、幽默。

        王蒙每次到四川,总会去看魏明伦。他高度评价好友“既有浓厚民族、地方戏曲的传统和积累,又有一种现代意识,新时代的新的思想和观点”。

        虽然在文坛赫赫有名,但魏明伦的物欲很低,经济收入与知名度不成正比。“我一生奉献多,索取少。不喝酒,戒烟也好几年了,不打麻将,不跳舞。以前没事下下象棋,现在闲暇看看电视!”魏明伦生前受访时说自己主要爱好就是和王蒙、钱钟书等一样爱养猫,很多东西都是看着猫写出来的。

        “爱猫真是一种美德,它唤起你的是一种爱,一种善,一种美好。”魏明伦爱猫已到了不允许人说猫坏话的程度。他从自贡调往成都,搬家时,很多东西要扔掉,但猫一定要带走。后来这只猫他养到19岁去世,魏明伦把和爱猫的合影挂在客厅里,又养了一只鼻头有红点的同款白猫,名字和之前的咪咪一样,他说这是纪念曾经逝去的“家庭成员”。

        生前,魏明伦接受采访时,被问如何评价自己,他说“历史检验,后人评价”。他把这八个字刻在了自己的碑文馆,那是他创作始终不变的宗旨,也是他从艺以来最想说的话。

        (中新网 5.30 贺劭清)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